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簸箕莊村的“造血”機能強了
本報特約通訊員 范新亮 通訊員 豆潔
“我種了12畝柴胡和5畝花椒,養了4頭牛,因殘疾,村上還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加上產業扶貧補助和低保金等,去年收入4萬元,還被區上評為2019年度脫貧致富標兵。”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簸箕莊村村民曹廣文向記者介紹,他在陳倉區紀委監委和村兩委的大力幫扶下,通過發展產業,于2018年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陳倉區紀委監委自2016年對口幫扶賈村鎮簸箕莊村以來,堅持把產業幫扶作為幫助貧困群眾增強“造血”機能、促進群眾穩定增收的關鍵措施,全力推進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帶領全村群眾走上脫貧致富道路。截至2019年底,簸箕莊村脫貧88戶331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57%,實現整村脫貧。
科學謀劃布局,“窮山”變“金山”
簸箕莊村位于陳倉區賈村鎮北部山區,耕地大部分在坡地上,因全村地形像簸箕而得名。該村有8個小組,210戶698人,耕地3024畝,2014年被確定為貧困村,貧困戶94戶342人。
陳倉區紀委監委包抓該村后,經過多方調研,決定把發展柴胡種植作為主導產業,打造簸箕莊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鑰匙”。他們協調相關部門,采購優質柴胡種子5000余斤免費發放到戶,并通過與寶雞市博仁藥業洽談,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生產農業模式,由博仁藥業免費向村民提供柴胡種子和技術服務,村專業合作社為村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村民負責種植,收獲期村上聯系博仁藥業收購,真正做到了“種植有農戶、銷售不用愁”。
為讓更多的群眾轉變觀念、調整產業,陳倉區紀委監委召開群眾座談會,講政策、算利潤、談前景,進行廣泛動員,并利用廣播、微信群等加大宣傳力度。2018年,陳倉區紀委監委為該村爭取資金20萬元,建成百畝柴胡扶貧示范園,吸納26戶貧困戶通過發展中藥材增加收入;同時,大力推廣“山上有林、木下有草”的立體化種植模式,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不斷激發貧困戶種植柴胡、花椒、核桃的積極性。目前,全村柴胡種植面積達到1200余畝、花椒600畝。2019年,156戶村民通過銷售柴胡實現收入100余萬元,帶動了42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柴胡產業的蓬勃發展,綠化了山川大地,增加了群眾收入,把“窮山”變成了“金山”。
新技術新模式,“薄地”變“寶地”
在簸箕莊村百畝水蜜桃種植園,脫貧群眾劉拴生正在采摘桃子。
村黨支部書記劉永鋒說,2019年村上注冊成立了簸箕莊村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共發展會員578名,爭取產業扶貧資金8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建成百畝水蜜桃扶貧示范園,年吸納貧困勞動力20人就業。為了克服村民缺技術、缺資金的短板,該村采取“一帶一”“10+2”模式,實現“大戶引領、技術外包、保價回收”的訂單式生產。
合作社與有勞動力的貧困戶簽訂務工協議,貧困戶通過務工增加收入,現在入園務工的貧困戶有14戶20余人;同時鼓勵貧困戶承包自管自種,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聯系收購銷路等。豐產期預計每畝地能產4000斤水蜜桃,每畝可收益1萬元。
“我流轉了3畝多地,現在只要有空就來水蜜桃園務工,工資每天60塊錢,加上流轉土地費,去年光在園子就掙了近6000元,一個人平時花銷足夠了。”脫貧群眾劉拴生笑得合不攏嘴。
為了讓群眾聽得懂、看得清、會作務,陳倉區紀委監委邀請科技部農業技術特派員為群眾進行水蜜桃種植技術培訓,讓農戶掌握了種植技術。
新技術新模式不僅改變了簸箕莊村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而且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使“薄地”變成了“寶地”。
如今的簸箕莊村像一幅多彩的畫卷,彌漫著歡樂的氣息,顯示出豐收的景象。漫山遍野的柴胡在夏日隨風蕩漾,一望無際的金色小花閃耀著村民的致富夢想。
關鍵詞:簸箕莊村的“造血”機能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