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精準扶貧

優勢產業發力 脫貧底氣十足

2020年08月25日 15:14 | 來源:中國農網
分享到: 

行走在陜南大地上,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人們安居樂業的祥和景象。各地政府積極培植適合當地的優勢產業,柞水木耳核桃、平利茶葉絞股藍、石泉桑蠶旅游………

小木耳 大產業

兩個大棚,3萬多個菌袋,一年至少能有4萬多元收入,這是曾經作為貧困戶的柞水縣金米村王極東“想都不敢想的”。

金米村地處秦嶺腹地,暖溫帶到亞熱帶過渡性地帶,冬暖夏涼,是木耳最佳適生區。自清朝起,當地群眾就有種植木耳的習慣,但受限于技術,木耳產業沒有形成規模。

2017年,柞水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實際,確定把木耳作為主導產業。金米村依靠小木耳撐起了大產業,從地栽變成智能大棚里的塔栽、吊栽,村民們也從傳統的種植模式拿鋤頭刨地轉為用智能手機打理木耳種植。據駐村幫扶干部吳正超介紹,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院士技術團隊幫助下,當地先后研發了柞水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5個木耳原種。木耳栽種方式從此前的自然生長、椴木點種、袋料地栽、塔栽發展到如今的吊袋大棚栽培。

在木耳大棚,記者見到,安裝有360度高清攝像頭和有傳感器等數據收集系統,實時監控大棚里木耳生長情況,收集大棚內外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等關鍵要素信息,將數據及時傳輸到控制終端,通過智能分析,實現木耳大棚自動通風、自動遮陽和自動噴水。

“立體栽植、節省空間;沒有泥沙、干凈衛生;克服了外部環境的影響,更加便于管理。同時運用網絡技術,建成設施控制智能化、生產過程可視化、技術服務網絡化、產品追溯全程化的木耳大棚智能控制中心,對木耳大棚進行全程智能化管控,節省土地和人力資源。”吳正超細數新栽培的優點。

2019年,金米村創新帶貧模式,推行“借袋還耳”“借棚還耳”的模式。村集體經濟負責建設產業基地,將木耳大棚或地栽木耳借給農戶管理,農戶與村集體經濟簽訂借還協議,由合作社免費向農戶提供木耳菌包并進行技術指導,農戶自己打孔、掛袋、采耳、晾曬、交耳,根據“借袋還耳”合同和合作社利益分配機制,合作社以每斤30元的保底價統一收購,扣除菌袋成本和集體經濟提留后,農戶每斤干木耳可掙7元錢左右。這年全村共栽植木耳143萬袋,產干木耳12.45萬斤,實現產值373.5萬元,業戶戶均增收11500元。

一片葉 富萬家

站在平利縣蔣家坪高處遠眺,2400多畝綠油油的茶園錯落有致,一座座茶山成了昔日這個深度貧困村的金山銀山。

平利縣種茶始于唐代,盛于明清,享有“貢茶之鄉”的美譽。平利縣二十年持續打造一個富民茶飲產業。“平利女媧茶”取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平利絞股藍”獲得“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認證和“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世界最早的茶——秦漢古茶”成為“絲路瑰寶”。如今,平利縣女媧茶區域品牌價值評價結果突破20億元。茶飲產業早已成為平利縣實施精準扶貧的有效措施,形成了大廠帶小廠、小廠連農戶的產業鏈條。平利縣綠茶和絞股藍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發展新型經營主體200多家,一大批群眾因茶告別貧困富裕起來。因茶脫貧,因茶而富。

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羅顯平介紹說,茶產業作為村里的主導產業,盡管擁有多年種茶的歷史,但是由于鄉鎮企業改制等原因,大部分茶園被荒廢擱置。直到2014年村黨支部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鳳凰茶葉公司承包經營,投資1000多萬元,對既有茶園進行改造升級,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茶葉潔凈化加工廠。經過四年的茶園改造,蔣家坪村茶業開始加速發展,村里的茶園才有了如今的面貌,并帶動貧困戶106戶348人增收,人均年增收超過1000元。

記者了解到,,除了土地流轉費,村民還可以通過采茶獲取收效,當地茶園以勞務用工的方式帶動群眾增收,茶葉就占村民人均純收入的30%左右。據羅顯平介紹,蔣家坪村是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曾達到47%,現在已降至百分之一以下。

羅顯平說,蔣家坪風景秀麗,空氣清新,距離安康市區僅有半個多小時車程的地理位置,有很多游客到村子里來旅游。村里就有了“茶旅融合”的思路,2019年村上花30萬元修建了女媧鳳凰茶葉現代示范區的千米步道。今年以來,到村里來旅游的人已達到5萬至6萬人,其中“五一”勞動節假期期間就接待了2.8萬游客,僅5月4日一天就接待了17個團隊。6月18日更是接待了21個團隊,這個偏遠的山區一下“火”了。

養桑蠶 “絲”路寬

1984年,當地民眾挖沙淘金時發現了一條“金蠶”。村民拒絕了文物販子8000元收購的企圖,把“金蠶”捐獻給了當時的陜西省博物館,后經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鎏金銅蠶”。

一條銅蠶見證一條絲路。北依秦嶺,南枕巴山的石泉縣被譽為“絲路之源·金蠶之鄉”。如今,桑蠶產業更是成為秦巴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石泉縣現有桑園面積70282畝,其中優質桑園5萬畝,養蠶農戶近1萬戶,占總農戶的22%;年養蠶10張以上大戶3000戶,30張以上大戶91戶,80張以上大戶3戶;蠶桑強村50個,有池河、中池等6個蠶桑重點鎮,蠶桑產業示范園區5個。2012年至2019年養蠶量穩定在7萬張以上,連續八年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一、西北五省第一。縣蠶種場年制種能力20萬張,為西北第二大蠶種場。

走進池河鎮新興村養蠶大戶劉小蘭石家的養蠶房,但見,一排排木架上,整齊擺放著蠶簇,不少白白胖胖的蠶忙著吐絲結繭,潔白飽滿的繭鋪滿了蠶簇……劉小蘭告訴記者,最初,為了維持一家的生計,想著沒有太好的出路,不如就養蠶吧,既能照顧小孩,還能有些收入。

就是抱著這種最樸素的想法,劉小蘭付出最艱苦的努力,十年如一日堅守蠶桑業。現如今的劉小蘭不僅自己致富了,還成為鄉親們養蠶的帶頭人。她建立了小蠶共育點,為池河等三個鎮的210余戶蠶農共育小蠶1300余張。她手把手給農戶傳授桑蠶養殖技術,從采桑葉、喂蠶料、護蠶繭等環節提供一系列的指導服務,村民親切地稱她為“蠶老師”。養蠶讓劉小蘭收獲了幸福生活,也讓她成為其他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榜樣。

石泉縣蠶桑產業的龍頭企業陜西天成絲業有限公司,是目前陜西唯一的織綢生產企業。記者在此采訪看到,工人正在車間里忙碌,雪白的蠶繭經過高溫蒸煮刷洗,在繅絲機上抽出細細的絲線,最終扎摞成一束絲。

據該公司黨支部書記孫浩勇介紹,企業與全縣近萬戶養蠶農戶簽訂收購合同,其中貧困戶1176戶,農民的養蠶收入有5000萬元。

官方表示,2014年以來,全縣有3460戶貧困農戶從事興桑養蠶,其中2118戶通過養蠶已脫貧致富。2019年全縣貧困戶養蠶5596張,蠶繭收入790萬元,戶均蠶繭收入8458元。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木耳 產業 養蠶 農戶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