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抗體去哪了?全球出現數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權威專家解讀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自從香港8月24日報告確診全球首例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后再次被感染的病例后,全球多地都傳出類似病例。新加坡《聯合早報》30日稱,美國近日披露一名新冠病毒康復者僅時隔一個月就再次被感染,這是疫情全球最嚴重的美國首個二次感染病例,也是世界上已知的首例導致嚴重癥狀的新冠二次感染病例。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香港病例兩次感染時隔4個多月,如今美國感染者兩次確診間隔僅有一個多月,是否意味著患者康復后體內抗體的存活時間可能非常短?這對未來疫苗研制和疫情相關防控工作又帶來什么影響呢?《環球時報》記者30日就此采訪了多名權威專家。
二次感染后病情嚴重
當地時間27日,美國內華達州州立大學和州公共衛生實驗室聯合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這名患者居住在內華達州里諾市,3月25日出現喉嚨痛、咳嗽等輕微癥狀,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4月27日,該患者康復,且兩次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均呈陰性。5月28日,這名男子再次感到不適。6月5日,他因呼吸急促住院,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報告顯示,該患者二次感染的病情更加嚴重。
此前,香港、荷蘭、比利時、厄瓜多爾等地都發現二次感染病例。香港24日宣布確診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肺炎病例。荷蘭也發現4例類似病例,二次感染病例均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些二次感染病例的共同特點是,癥狀都比較輕微。相比之下,美國這名患者在二次感染后病情較嚴重,需要住院和接受吸氧等治療。
內華達州州立大學里諾醫學院和州公衛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稱,病毒基因測序結果顯示,該男子兩次感染的新冠病毒株有差別,表明他是二次感染。至于他是如何再次受感染,目前還不清楚。內華達州公衛實驗室主任、研究報告撰寫人之一潘多里說,二次感染的病例對美國是潛在警訊,因為康復者除了可能再度感染,病情的嚴重性也難以估計。他強調說,人類對于新冠病毒仍有許多未知,“我們仍不知道病患康復后體內的免疫力有多強,能維持多久,或抗體對于避免二次感染可發揮多大的作用。”
暫時對疫苗研制無影響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3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不同型病毒出現二次感染是正常現象。從美國這名二次感染患者的患病時間線上可以發現,抗體存活時間只有一個多月,比香港二次感染患者的4個月更短。楊占秋認為,通常人體內病毒量越大,抗體水平越高,維持時間也越久,這兩者之間是正向關系。美國這名二次感染患者抗體存活只有一個月表明,“應該是不同型病毒感染的后果”。
《環球時報》記者總結公開報道數據發現,目前全世界公開報道的二次感染患者不到10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3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大規模流行的前提下,新冠病毒患者絕大部分是痊愈,出現痊愈后再感染的現象并不奇怪。“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病毒,并且種類在不斷增加,人和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大”。現在需要觀察二次感染會不會發展為普遍情況,比如出現成千上萬的患者二次感染,并且有新的發展。
曾光認為,人類要了解新冠病毒這個“新敵人”至少得花費三年時間,未來應關注這幾方面:首先,二次感染患者病情是否加重,目前大部分案例中,患者病情并沒有加重;其次,二次感染患者是否造成大規模傳播,是否出現超級傳播者;第三,二次感染患者的出現是否對疫苗研發產生影響。“目前看不出對疫苗有多大影響,現在所說的病毒變異只是很小的變異,對疫苗、防控措施不會產生很大影響。”他同時表示,我們需要重視這種情況,不斷監測,發現傳播的證據,關注其病情是否加重,是否出現危重患者,比例有多高。如果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現在只需要提高警惕,暫時不用改變現在的防控對策和疫苗接種策略。
警惕二次感染常態化
一位要求匿名的免疫學專家3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現在可以認定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是常態化現象,“就像其他冠狀病毒引起的感冒會出現反復感染,新冠病毒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反復感染。在感染范圍大、感染數量多的地區更容易出現二次感染。”
該專家認為,人類為對抗傳染病病原體產生的抵抗力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的基礎免疫力,主要是和遺傳及年齡等有關;其次,是特異性免疫力,主要指以前有沒有接觸過這種病原體,包括是否被感染過或者接種過疫苗等;第三類指可變性免疫力,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營養、身體狀態、藥物因素以及是否有其他疾病等。應對新冠病毒就是要綜合提高免疫力,其中接種疫苗就是提高特異性免疫力,所以接種疫苗可改善提高抗病毒免疫力。
該專家提醒說,為預防冬季新冠病毒二次沖擊,應該增強個人免疫力,提高綜合抗病能力,“戴口罩,不去人多擁擠地方,發現感染病例早隔離,對于老年人、兒童等易感人群可以考慮服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等。”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感染 二次 病毒 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