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西藏誕生超世界紀錄成績引關注 各方呼吁推動低氧與運動健康研究
新華社拉薩9月30日電 題:西藏誕生超世界紀錄成績引關注 各方呼吁推動低氧與運動健康研究
新華社記者多吉占堆、王沁鷗
日前,2020中國攀巖聯賽(西藏林芝)女子速度賽中產生超世界紀錄成績,引發業內人士關注。比賽地林芝體育訓練基地海拔近3000米,這個似乎挑戰了人類生理極限的成績是怎樣煉成的?它的誕生是否意味著人們需要更新關于高海拔環境與運動表現、人體健康之間關系的認識?
頂尖成績頻出 女子速度項目整體呈高水平
25日,湖南七星山攀巖國訓隊的鄧麗娟以7秒08刷新女子速度攀巖全國最好成績。一天后,湖北攀巖國訓隊的牛笛在決賽中將這個成績提升至6秒81,而她決賽中的對手鄧麗娟也再次攀出了個人最好成績——6秒98。
兩人的成績均已超過了6秒99的現世界紀錄,但并未被認定為新的世界紀錄。雖然林芝站的巖壁由中國登山協會認證的巖壁廠商承建,該廠商也曾承建過攀巖世界杯分站賽的巖壁,但由于是國內比賽,且國際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林芝站所用巖壁在賽前并未邀請國際攀聯進行認證,不符合世界紀錄的認證程序。
但人們依舊感到振奮,尤其是考慮到比賽地的海拔高度。牛笛表示,自己此前的最好成績在7秒12上下,“從8月中旬到現在,一直在比賽,按理說比賽期間成績很難提升,沒想到上了高原反而有這么好的成績”。而鄧麗娟則一直受到輕微高反的困擾,決賽前還在拉肚子。
林芝站女子速度攀巖成績總體上與本年度已舉辦的另兩站賽事沒有顯著差異。林芝站三、四名成績分別為8秒08、8秒10,而2020中國攀巖速度系列賽萊西站前四名在冠軍爭奪戰和季軍爭奪戰中的成績分別為7秒45、無成績(脫落)、8秒22和9秒75,中攀聯賽(山東泰安)前四名的成績則分別為7秒14、7秒16、8秒51和9秒05。
此站賽事也是對無氧運動能力要求較高的速度賽首度落戶西藏。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攀巖部部長厲國偉表示,引入速度賽,一是考慮到林芝的海拔在青藏高原相對較低,植被覆蓋率高,氧氣相對充足;二是希望運動員能提高在不同環境中適應比賽的能力。
“新高度、新挑戰、新起點,希望中國的速度攀巖從林芝再出發,攀上新高度。”厲國偉說。
綜合因素促成好成績 高原環境對個體作用有待數據分析
西藏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運動醫學實驗室負責人、生理學教授邊巴介紹,以往的研究成果普遍顯示,高原訓練可提高有氧運動能力,對耐力項目的成績提升有積極作用。而由近期無高原訓練經歷的選手在爆發力項目上于高原創造世界級好成績,是值得關注的現象。
對于為何速度賽屢創佳績,國家攀巖隊科研教練袁國慶認為:“高原環境對有氧能力影響較大,而對速度賽所依賴的供能系統影響較小。但高原肌肉代謝快,需要注重運動員的蛋白質補充。”
邊巴也提出另一種推測:“急性缺氧會導致心率加快,如增速在正常范圍內,心臟的射血量增加,可以使骨骼肌供血更充足。”
但林芝站男子速度賽成績較萊西、泰安兩站,卻整體有所下滑,僅藏族選手邊巴扎西和湖南七星山攀巖國訓隊的伍鵬突破6秒大關,而萊西站前四名的成績均在6秒以內。不過,林芝站冠軍梁榮琪在四進二爭奪中取得的6秒00也是他三站比賽中的最好成績。
“現在還很難說高海拔低氧環境對運動員的影響是什么。”袁國慶說,他在上高原前和上高原后對多名國家隊與部分省、市、自治區的重點隊員進行了共240次血樣和187次尿樣采集,分析結果尚未得出。
目前來看,個體差異會導致不同的運動表現。袁國慶說,以反映組織能量代謝特征的血乳酸為例,難度賽男、女冠軍潘愚非、張悅彤在決賽中的數值并不高,說明兩人較好地適應了低氧環境,日常訓練能力水平得到了充分發揮。
“而鄧麗娟決賽第一次攀爬后的血乳酸偏高和之后幾次逐步的降低,與其他一些運動員正好相反。綜合考慮,這說明她的無氧代謝、耐乳酸和乳酸再利用的能力很強。”袁國慶說。
這種差異某種程度上也是有針對性的訓練的結果。袁國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牛、鄧兩名隊員在北京跟隨國家隊封閉訓練,專項技術和體能均有提升。男子速度賽季軍邊巴扎西在預賽中創造了5秒81的個人最好成績,也與此前的冬訓不無關系。
此外,多名業內人士表示,辦賽方的有力保障也是創造好成績的重要因素。
“這次比賽各項準備工作到位,運動員提前3天上高原,得到了充分的適應。”厲國偉說,賽場的室內攀巖館、體能訓練館、醫療急救等硬件設施齊全,防疫措施也很到位。
“通過科學的保障和訓練,在高原也能夠產生頂尖成績。”此站賽事承辦單位——西藏自治區登山隊副隊長扎西次仁說,“我們期待有更多高水平賽事落戶林芝。”
呼吁加強低氧環境與運動健康研究 推動高原醫體融合
“這項紀錄可能很快還會被打破。”厲國偉認為,“競技攀巖2016年才確定進入東京奧運會,近幾年發展很快。”
“競技攀巖的科研介入較晚,應基于速度、難度和攀石的項目特征,有針對性的進行科研介入。”袁國慶說,2024年巴黎奧運會可能將攀巖比賽從全能模式改為速度和難度/攀石兩項,高原訓練如何有針對性地為兩個比賽項目服務,需要一系列量化的數據作為實踐支撐。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等地的經驗已體現了高原訓練的作用,但林芝的海拔比多巴還要高500米左右,因此這次比賽建立的數據庫具有很大價值。
此次賽事也進一步凸顯了加強低氧環境與運動、健康研究,推動高原醫體融合的必要性。邊巴介紹,她所負責的實驗室目前正以全國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為契機,對高原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及其適宜的時長、方式等展開調研。
西藏自治區體育局和北京體育大學共同編寫的最新版《西藏大眾健身指南》中指出: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開展了“高山療養”“高原健康游”等項目,在專業人員的保障下利用高原環境改善健康狀況。但不同海拔高度適宜的身體活動強度標準目前還未建立。
“練什么,練多少,怎么練,才能將高原對身體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讓高原鍛煉安全有效。這不僅是體育界,也是普通老百姓關心的問題。”邊巴說,西藏各部門正加強合作,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成績 高原 攀巖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