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讀書不覺已秋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掬水月在手:鏡中的葉嘉瑩》
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編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葉嘉瑩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大家,一生詩詞創作不輟、才情卓著。《掬水月在手:鏡中的葉嘉瑩》以同名傳記電影大量采訪素材為基礎,將葉嘉瑩先生的自述、詩作與他人的回憶、感發熔于一爐,再輔以百余張高清劇照和手稿信札,從多個角度展現其人格、學養、精神世界高度統一的大師風采。
《藝術家們》
馮驥才/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他們是天生的苦行僧,拿生命祭奠美的圣徒,一群常人眼中的瘋子、傻子或上帝。”作家、畫家、文化學者馮驥才以最新長篇小說《藝術家們》展現了國內半個多世紀以來藝術家們的生活故事和創作歷程,呈現出同時期國內藝術事業、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遷。此外,作者對繪畫、文學、音樂等藝術門類的獨特體悟與思索也躍然其中。
《心事》
劉慶邦/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癡癡守望未婚夫的農村少女、深愛妻子的礦工、困境中惺惺相惜的戀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作家劉慶邦的最新短篇小說集《心事》收錄了22個有關“愛情”的故事。將生活比作淤泥,將愛比作荷花,劉慶邦認為,愛是一種特殊的生命體驗,關乎生命本能。在本書中,他以詩意筆觸書寫著普通生活中“刻骨銘心的愛情”,傳遞其對愛和美的思考。
《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
李兆忠/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家陳布文是國徽設計師、藝術家張仃的夫人,其作品與現實主義文學一脈相承,敘事優雅節制,文筆清逸質樸。《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一書收錄了其數十年間創作的小說、散文、詩歌以及書信、日記等,其中包括二十余萬字未刊稿,較為全面地展現了陳布文的文學創作生涯,也折射出其獨特的思想內涵和審美格調。
《圖文中國史》
樊樹志/著
中華書局
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以朝代更迭為架構,《圖文中國史》從“史前文明曙光”講起,深入淺出地對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重點專題進行研究和書寫,呈現歷朝歷代在文化、制度、經濟和對外交流等方面的特點。大量深具歷史價值的圖片對文字加以解釋說明,讓讀者在“圖文并茂的中國史”中領略中華文明的磅礴璀璨。
《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
嚴飛/著
上海三聯書店
社會學是認識世界、思考問題的工具。《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一書以社會學經典理論為基礎,從構成社會的秩序與人性出發,通過30余個熱門的社會現象和熟悉的生活場景,帶領讀者分析、揭示其蘊藏的社會問題,進而了解社會現象的核心本質及社會學規律,探討和理解當下之中國。
《中國古代歲時節日》
常建華/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
中秋節的拜月習俗從何而來?重陽節為何要登高遠眺?春節都有哪些食俗和講究?《中國古代歲時節日》一書將中國古代重要節日的淵源、習俗講究、飲食文化等娓娓道來,以細致描寫和系統研究反映出中國古代漢族歲時節日的基本面貌,將沉淀在歲月中的傳統文化記憶一一喚醒。
《大地的云朵:新疆棉田里的河南故事》
阿慧/著
河南文藝出版社
每到棉花成熟時,大批河南農村婦女結伴而行,遠赴新疆采摘棉花。作者阿慧深入新疆種棉區,與拾棉工同吃同住同摘棉,以第一手素材創作出長篇紀實文學《大地的云朵:新疆棉田里的河南故事》,反映拾棉工鮮為人知的生活與勞作、困頓與挫折、堅忍與奉獻,也描繪了她們的人生夢想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中國”藝術譯叢
[法]拉斐爾·佩初茲
[日]金原省吾
[英]勞倫斯·比尼恩
[瑞典]喜仁龍等/著
中信出版集團
在國際藝術舞臺上,中國古代藝術呈現出哪些特質?《西方視野里的中國畫家》《唐宋之繪畫》《亞洲藝術的魂》《浪漫的中國藝術》四本著作選取了不同的研究對象,深入探究著中國傳統藝術在世界舞臺上展現的獨特魅力,同時也道出了文明交流互鑒對藝術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作用。
《漢字就是這么來的》系列圖書
孟琢/著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探索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的“秘密”,常常需要用到漢字這把“鑰匙”。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隸書、楷體,《漢字就是這么來的》系列圖書深入挖掘了約400個漢字的“前世今生”和演變歷程,生動諧趣地講述了漢字背后承載的歷史文化。除了漢字的造字邏輯和演變歷程等,古代天文地理、衣食住行等知識也蘊藏其中,發人深省。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中國 /著 著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