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從西藏昌都市談教育巨變

2020年11月11日 10:48  |  作者:扎西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昌都解放70周年,前不久,相關的慶祝活動剛剛落幕。昌都70年的發展變化是西藏70年發展變化的縮影。作為一名因教育而改變命運的教育工作者,我感慨萬千———

昌都市,位于西藏東部,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新中國成立前的昌都只有兩所私塾,學生不到20人。經過70年的發展,昌都現代教育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從過去只有貴族僧侶教育發展到初步建立現代教育體系,從過去只有少數特殊人群享受教育發展到廣大農牧民子女普遍享受的“三包”政策和優質教育資源,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成長成才,成為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種成就的取得,是黨和國家關心支持和廣大教育工作者長期努力的結果。

C20201111002-zx10

昌都教育的巨變

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鮮艷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雪域高原升起,昌都解放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西藏百萬農奴的序幕,西藏從此走向光明的未來。1951年1月12日,西藏第一所現代小學———昌都小學成立。1957年,中學在昌都鎮出現。民主改革后,各縣相繼建立了小學、中學,然后在區、鄉所在地逐步建立起小學。但在“文革”期間,教育事業遭受嚴重的挫折和損失,辦學效益沒有得到進展。

20世紀70年代,我上小學。那時村子里雖然已經有了學校,但學校的條件設施也很簡陋。有教室沒桌子、有學生缺老師,而教材也是時有時無,有時數量還不夠。還記得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在教室里除了有幾個可以坐10來個學生的長凳以外,沒有桌子。所謂的教科書,其實就是我們老師自己手抄寫有文字的紙張。那時沒有漢語老師,也沒有數學知識較全面的老師。后來,雖然先后也來了幾位知識全面的老師,但他們在這里都待得不久。于是,我兒時的學習經歷中沒有學到多少漢語和數學。后來,這里舉辦了察雅縣農牧民子女班,農牧民子女學生吃穿住都是政府提供條件來特殊培養。但當時農村的孩子大多只上幾年小學,能一步步升學接受教育的機會很少。

改革開放后,昌都的教育同全國教育一樣,有了重大轉折。

1984年的第二次西藏工作會議,提出了智力援藏。從1985年開始,中央給予西藏特殊政策,在內地19個兄弟省市開辦內地西藏班,加速了西藏人才的培養。

1985年起,在昌都各中小學開始實行“三包”政策、實行助學金制度。截至目前,全區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階段,再到高中教育,農牧民子女、城鎮困難家庭子女全部實行三包政策,政策覆蓋面達到100%。這正是黨中央特殊關心西藏教育的結果,我們應當感激不盡。

從1993年起,結合西藏實際,因地制宜,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現在在鞏固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開展十五年義務教育,這對于西藏教育又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千秋偉業。

C20201111001-zx10

發生在身邊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西藏察雅縣卡貢鄉竹松村,是一個只有8戶人家的小自然村。新中國成立前,村子里除了入寺的幾個喇嘛僧人識字以外,其他人都不識字。新中國成立以后,讀書識字的人多起來,但走出村子的人并不多,特別是通過層層讀書并考上中專、大學的人很少,截至2000年,只有包括我在內的3個人。

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校的教室是幾間由土坯、石頭做成的房子。學校就由這樣的房子四周圍繞而成,中間有三四十平方米的小院子。在那時,除了家鄉的高山峽谷、大河小溪、田間樹林外,學校里沒有供學生專門活動的場地。當時學校只有大小兩個班,也只有一位老師。老師的名字叫洛桑,也是我的啟蒙老師。學校里的一切事情都是由他一人承擔。他既教藏文又教數學,既教大班又教小班,是一位認真負責、默默奉獻的優秀老師,我至今仍記得他上課時的樣子。

我9歲的時候,正好是人民公社時期,家里人都要去勞動,我就在家看大哥的孩子。我十分渴望上學,也不想這樣荒廢時間,于是背著孩子去上學了。我們村到學校也不近,要翻過一座山坡。于是,我背著侄女,翻山越嶺走到教室。老師們看到我這樣堅持來上學就經常夸我,而且專門把我安排在教室門邊的座位上,告訴我:“你想什么時候進就進,想什么時候出去就出去,不用給老師打招呼!”

之后,我還幫外婆分擔家務,去當了一年多人民公社的放羊娃子,后來外婆不愿意耽誤我學習,說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讓我讀書,于是我又回到了夢想已久的教室。一年多后,剛好碰上“農牧民子女班”招生,就去縣里參加考試,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開始獲得了受正規教育的機會。學習期間,我們的吃住穿全部由國家承擔。自此,我一步一步上中學、上師范,畢業后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現在不同了,我家鄉的學校變化很大,現在校園成為當地最漂亮的地方。教室寬敞明亮,設施設備齊全,也開齊開足了各科課程。在校學生130名,教職工21名,專任教師16名。家鄉的所有孩子都接受義務教育、享受三包政策,家長也不用發愁孩子上不了學、上不好學。村子里,20多個人通過接受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而改變了命運。現在,村里除了幾位老人不識字外,其他的人都有文化,從而能和社會更好地發生“連結”,激發了大家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這種教育變化,在我看來是巨變!這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家鄉人民奮斗的結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發展的基礎。70年來,教育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改變了中國人民的面貌,決定了中國的今天。在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所作的重要講話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重要戰略指引。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指出,“我國要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這幾方面建設,尤其是其中的教育強國建設,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努力,更需要我們教育人的接力奮斗。作為一名因教育而改變命運的親歷者、作為一名西藏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昌都市第一小學教師)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教育 西藏 昌都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