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決勝2020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河南
【決勝2020】一位上蔡縣重度殘疾人家屬的脫貧往事
人民政協網駐馬店11月25日電(記者 付振強)“那會兒家里真的過不下去了!”這是上蔡縣貧困戶黃翠英見到記者時,重復最多的一句話。
黃翠英口中所說的“那會兒”是2012年,那一年,黃翠英一家面臨著生存的危機:一場車禍讓她的丈夫聶華堂成了植物人。家里的頂梁柱失去勞動能力,肇事方卻無力賠償。兒子正在上大學,她還要照顧病人,面對高昂的治療費,卻無法出去打工。
“媽,咱家這么難,我不想讀書了……”至今,黃翠英說起兒子當時的話,眼里還泛著淚花。回顧前幾年難熬得日子,她說自己仿佛做了一場“噩夢”。
“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家庭的后顧之憂,家人的無奈抉擇,自己的無力無助……貧困,讓黃翠英一家陷入絕境。
如今的黃翠英雖然每天都要照顧臥病在床的丈夫,但是,每月卻能有2000元的工資。
黃翠英向記者講述在托養中心的主要工作。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黃翠英說,4年前只能接受現狀,而今天,她有著另一種生活方式。2016年,上蔡縣大路李鄉托養中心啟動,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可以申請入住。經過評估,黃翠英的丈夫就近住進了托養中心,她也成了一名護工。
彼時的現狀,讓她當時怎么也不會想到,“照顧丈夫”和“養家糊口”在幾年后竟能兼得。這個占地1000平方米的托養中心,院子分為前后兩進,康復室、醫療室具備,對家庭特別困難的,托養中心把病人家屬聘為護理人員,每月發工資,解決入住人員護理問題的同時,也讓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托養中心入口處寫著“托養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16個大字。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黃翠英說,她現在吃住都在托養中心,按照“一托二”的原則,她每天除了照顧丈夫,還要照顧同房間的另一名重度殘疾人,每月都能拿到2000元收入。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姐的氣色和剛搬來時相比,一天比一天好了!現在臉上有了笑模樣!”
黃翠英一家的故事,是上蔡縣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工作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上蔡全縣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111戶74149人,其中持證殘疾人10261人,占全縣貧困人口比重13.8%,個別鄉鎮甚至高達17.8%。
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尤其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群,不僅因長期求醫問藥使家庭陷于經濟困境,還因需要護理使家人失去勞務創收機會,依靠自身實現脫貧難上加難,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繼續采取“輸血式”扶貧?還是創造推出“造血式”扶貧?上蔡縣想到了“辦法”:整合鄉村衛生院(室)房屋資源,鄉鎮(街道)托養中心利用鄉鎮(街道)衛生院閑置病房,每座鄉級托養中心按照入住30名左右人員標準設計;村級托養中心依托村衛生室改建或新建,每座村級托養中心按照入住10名以上人員標準設計,實現建設標準化……“一站式”解決符合托養條件、有入住意愿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生活、護理、康復、脫貧都有了保障。
黃翠英工作的上蔡縣大路李鄉托養中心。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托養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16個大字整齊亮相在縣里每一個托養中心入口處。幾年間,上蔡縣共建成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32個,實現了26個鄉鎮(街道)全覆蓋,入住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606人,解放貧困家庭勞動力800多人,為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370多個。去年,上蔡縣“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榮獲“全球減貧案例有獎征集活動”優秀減貧案例,該模式還稱為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的“上蔡模式” 。
上蔡縣大路李鄉托養中心的康復室。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上蔡縣大路李鄉托養中心制定的巡診日志。人民政協網記者付振強 攝
每餐發藥、每日巡診、每季體檢……采訪結束,黃翠英告訴記者,雖然心里知道丈夫可能不會再站起來了,但兒子現在可以安心上學,自己也有穩定收入,“沒后顧之憂了,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托養 中心 上蔡縣 殘疾人 黃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