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致敬民族精神 新編京劇《關天培》在京公演
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 高楊 攝影 孫覺非) 由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百納嘉利(北京)劇場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資助項目新編京劇《關天培》,11月26日、27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進行公演。這是此劇目經過兩次預演并不斷修改之后的第三次演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宇輝,原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書記翟惠生,北京冬奧組委國粹傳承社秘書長王鑫,中國教育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主任李紅根,中國縣域經濟報社副社長梁曦,原北京市宣武區文化委員會主任、區旅游局局長許立仁,中國戲曲學院院領導龔裕、尹曉東、徐超、宋飛、冉常建、蔣澄瑛,中國戲曲學院院教授葉蓬、趙景勃、張關正、蔡英蓮、劉堅、周龍、謝振強、于建剛、張堯等到場觀看演出。
致敬民族精神
據了解,《關天培》是中國戲曲學院院京劇系主任舒桐教授同該劇的制作人劉紹東共同策劃,歷時兩年多時間精心打造的一出新編歷史劇,講述民族英雄關天培在其秉承“忠孝兩全”而又“忠孝兩難”的抉擇中,展現其不畏強權,愛國愛民的民族氣節與英雄氣概,以及其所追求的“強國必先強軍,強軍必先強民”的治軍理念,展現了虎門銷煙的家國情懷、抗擊外敵的壯烈場面,譜寫了一曲民族英雄關天培在內憂外患的夾縫中,為國家和民族利益放棄一切,犧牲一切的英雄贊歌。
編劇楊碩為了展現關天培的精神氣節,經過實地采風、查閱資料、劇本構思、多方求證后于2017年底動筆,經數番修改才最終定稿。作曲徐滔將全劇的音樂風格定位為“要凸顯出英雄豪氣、民族脊梁的精神,為忠魂而歌,為英靈而曲!”燈光設計李剛充分運用光色的變化,去表達與傳遞不同人物的情緒,展現關天培的民族氣節與英雄氣概,讓觀眾與創作者產生內心的共鳴感。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老生教師、林則徐的飾演者賈勁松認為,林則徐在虎門銷煙運動最艱難時刻得到關天培的鼎力扶助,展現的不僅是欽差對能將的賞識,更是對關天培浩然正氣的欽敬。
集體研究創作
據主創方介紹,新編劇目《關天培》成功上演,體現了編、導、音、美各部門主創人員共同協作,彰顯了良好的集體創演和相互幫襯的藝術作風。
制作人劉紹東介紹,《關天培》的主創團隊從主題的時代性、話題性,京劇花臉藝術的特殊性,新編戲的創新性等多個方面分期分批開展研討。從研習歷史、編寫故事、組建團隊、排練演出等各個環節按照進度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劇目創排的攻堅階段,趕上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主創人員為了新劇目早日搬上舞臺,都盡全力加班加點、忘我勞動。京劇系京劇器樂教研室主任、樂隊統籌葉光認為,師生們的集體創作和諧融洽、有商有量,很多人犧牲了個人大量時間參與編排與創作,凸顯了京劇系師生的凝聚力、為藝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一級演員李宏在此劇中飾演關母,在排練中讓她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京劇系這支創作團隊非常地團結和敬業,始終保持著"一棵菜"的精神,大家共同努力把這出戲創作好。
表演系副主任、孫長慶的扮演者衣麟感覺此劇經過后期的打磨和幾輪的演出,目前已經是一出藝術水準較高的作品,希望此劇能夠成為一出經典之作流傳下去。
京劇系文丑教師張亞寧在劇目中飾演馬云發,這是他從國家京劇院調入戲曲學院后參與創排的第一出新戲,師生們在創作中群策群力、博采眾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演出架構,這是京劇系師生的強大的創作能力的最好體現。
京劇系京胡教師、京胡伴奏宋顯慧回憶創排時的點點滴滴說道:“全體排練師生都是懷著極大的熱情和主動性參與其中,很多工作并沒有明確安排該怎樣做、由誰做,大家都是不計報酬,積極主動地投入全部精力保證排練的質量。”京劇系板鼓教師、司鼓宋曉璞說:“我們是一個既嚴謹又輕松的團隊,大家在一起研讀劇本,共同創作。我們從酷暑走到了嚴冬。我們還將會繼續研磨、不斷提升。”
堅持守正創新
中國戲曲學院今年迎來建校70周年,在該校校慶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給該校廣大師生的回信中特別提到要“堅持守正創新”。對此,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副主任、導演年金鵬認為,新劇目的創作要在守住戲曲本體精髓的前提下找創新點,要善于從京劇程式化動作中抽取傳統的精華,合情中見合理、合理更要合情。如“大煙舞”的編排,侍女們的傳統跐蹺的功夫以及煙鬼們的技術技巧,保持了京劇獨特的程式化身段和高難度的技術技巧。
導演白愛蓮希望《關天培》在整體風格上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具有抽象提煉的意象化風格,將其貫穿在舞美、表演、音樂、燈光等環節中,最終呈現出一臺具有意象化風格的、具有視聽沖擊力的京劇演出。服裝設計杜娜在服裝的款式構思、色彩把握、紋樣設計等方面要力求體現出時代感,同時服裝要幫助演員塑造人物,體現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藝術實踐處青年教師、造型設計張思萌認為歷史劇的創作,既要尊重歷史真實,又要考慮到戲曲舞臺的程式化表演以及演員的可舞性表現。
《關天培》的人物造型設計,在沿用清末發型特點的基礎上,加以夸張使其符合戲曲舞臺化,以此突出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齡、性格等特點。京劇系梅派青衣教授張晶在劇中扮演關天培的妻子楊玉珍,對于近代歷史人物,她認為表演上與傳統戲相比,無論是念白還是臺步、身段等都有所不同。在唱腔設計上,還是有許多傳統痕跡,這樣能讓觀眾耐聽耐看從而易于接受。
京劇系文丑教師焦敬閣扮演琦善,他認為在創作思路上要做到守正有根、創新有度。在形體技法的運用上,多化用傳統的戲曲程式。如“行路”一場,四人大轎即是化用了《春草闖堂》的行轎技法,又設計了沖轎、撞轎等新的舞臺調度,再融入撲虎等技巧,人物形象生動、飽滿。
實踐反哺教學
“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從藝初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戲曲學院院師生的深情寄語和殷殷囑托。
京劇系很多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加了《關天培》的創作演出。京劇表演專業2017級本科學生張元浩在劇中飾演李增階、威靈頓,他感覺老師們對人物的每一個細節都極其嚴謹,為同學們在今后創作新人物積累了有益經驗。京劇表演研究方向研究生蔡東雄在劇中飾演律勞卑、少年關天培,他認為和老師們在一起創作與排練新戲,將一個新人物塑造在舞臺上,這是自己在藝術創作道路上的保貴的經驗和難忘的記憶。
京劇系主任舒桐教授在劇中扮演關天培,談到此次的創作經歷,舒桐深情地說:“《關天培》的創作歷經了疫情的考驗,在做好防控工作和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們精誠合作、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地創排此劇,衷心地感謝創作團隊所有師生的辛勤付出,這段排練過程必將成為我們心中最愉快、美好的回憶。”
“《關天培》的創排將京劇系的藝術創作和社會資金支撐、文化公司管理運營進行了融合,是藝術創作、生產實踐的新的探索和嘗試。我以架子花臉行當應工關天培這一角色,將自己多年來向諸位恩師所學融入創作中,希望為架子花臉行當增添一個新劇目、創造一個新人物,按照‘守正創新’的原則不斷發展花臉藝術。”舒桐說,很多京劇系的老師和在校學生參加了新戲的創排,這也是我們堅持遵循戲曲人才培養規律、藝術創作實踐規律,加強京劇表演一流專業建設的有益嘗試。師生同臺進行新劇目的創作實踐,對學生而言,既是對傳統劇目教學的有益拓展,提升了新劇目、新角色的創造能力,更是一次難得的“教學相長、砥礪初心”課程思政,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關天培的浩然正氣、民族大義,在習藝中求知修身、在創作中立德樹人。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