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農業農村部: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
新華社記者 于文靜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了《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針對如何落實文件要求等問題,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1日進行了解答。
部分地區出現耕地“非糧化”傾向
問:意見出臺有何背景?
答:近年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糧食連年豐收,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堅實支撐。與此同時,部分地區也出現耕地“非糧化”傾向,一些地方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理解為壓減糧食生產,一些經營主體違規在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樹挖塘,一些工商資本大規模流轉耕地改種非糧作物等,這些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將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必須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
問:意見對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有什么要求?
答:我國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后備資源不足。面對農產品生產需求多樣化,必須處理好發展糧食生產和發揮比較效益的關系,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必須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于糧食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意見明確了耕地利用優先序。首先,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其次,一般耕地應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第三,在優先滿足糧食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礎上,適度用于非食用農產品生產。對市場明顯過剩的非食用農產品,要加以引導,防止無序發展。
讓種糧農民有甜頭有盼頭
問:意見對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有何考慮?
答:按照意見部署,將堅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提升種糧比較效益,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入,讓種糧農民有甜頭有盼頭。
我們將加強對種糧主體的政策激勵,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繼續實施稻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培育糧食產業化聯合體,支持建設糧食產后烘干、加工設施,打通糧食生產流通上下游產業鏈,提高糧食經營效益。
同時,大力推進代耕代種、統防統治、土地托管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積極開展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著力解決水稻機插、玉米籽粒機收等瓶頸問題,加快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推進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
各地區都有義務保障糧食安全
問:根據意見,如何穩定各地糧食生產?
答: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必須舉全國之力解決14億人的吃飯大事,各地區都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和義務。但近年來一些糧食產銷平衡區自給率明顯下降,主銷區自給率持續低位下行,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糧食凈調入量明顯增加。
意見要求,糧食主產區要努力發揮優勢,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繼續為全國做貢獻;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不減少、產能有提升、產量不下降,共同維護好國家糧食安全。
堅決制止工商資本違規行為
問:如何防止工商資本大規模流轉耕地不種糧?
答:根據意見,將強化政策激勵和宣傳引導,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發揮比較優勢,到農村從事良種繁育、糧食加工流通和糧食生產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等適合企業化經營、效益高、不與農民爭利的領域,支持其與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
同時,修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規范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租賃農地行為,加強對土地經營權流轉的規范管理,防止浪費農地資源、損害農民土地權益。
要督促各地抓緊依法建立健全工商資本流轉土地資格審查和項目審核制度。強化租賃農地監測監管,對工商資本違反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大規模流轉耕地不種糧的“非糧化”行為,一經發現要堅決糾正,并立即停止其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糧食 耕地 糧食生產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