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 聞 >時政
為2020年后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系列重大氣候政策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為2020年后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系列重大氣候政策
新華社記者成欣、高敬
近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3點倡議,并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4項新舉措。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就有關情況接受采訪。
展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
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團結一心,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提振雄心,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和“增強信心,堅持綠色復蘇的氣候治理新思路”3點倡議。
習近平主席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賈桂德認為,3點倡議是習近平主席為2020年后全球氣候治理提出的中國方案,4項新舉措是中國落實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的路線圖。
他認為,“團結一心,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就是要講團結、促合作,摒棄危機面前“退而自保”的短視行為,倡導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福澤各國人民;“提振雄心,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就是在各國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責任和應對能力不盡相同背景下,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要加大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增強信心,堅持綠色復蘇的氣候治理新思路”就是在疫后復蘇過程中,統籌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
賈桂德說,4項新舉措是對我國2015年所確立的2030年目標的全面更新和提高,是中國氣候政策的又一重大宣示,展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和重信守諾的責任擔當。
目標、愿景“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
李高表示,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實現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在內的更新后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碳中和愿景面臨巨大的挑戰。
他分析指出,很多發達國家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是一個技術、經濟發展的自然過程,而我國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自我加壓、主動作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國是在經濟發展較低的水平上,向盡早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作出努力,在實現2030年前達峰目標時,人均GDP仍將顯著低于很多發達國家達峰時的水平。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費占比,需要克服多方面的挑戰。此外,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要縮短幾十年,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絕不是簡單地伸一伸手就能觸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李高說。
“十四五”要牽住降碳這個牛鼻子
李高說,“十四五”時期將全面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牽住降碳這個牛鼻子,從源頭倒逼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他表示,我國將提出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實,并強化監督考核。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持續實施。同時,要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和運行。
李高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動能源結構低碳轉型。一方面,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合理控制煤電發展規模,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另一方面,以更大力度推動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電和太陽能的發展。此外,要強化節能提高能效,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氣候雄心峰會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注入強大正能量
賈桂德表示,氣候雄心峰會是匯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治領導力和提高行動力度的一次盛會,中方對峰會成果給予積極評價。峰會切實展現出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注入強大正能量,將引領未來氣候治理方向。
他介紹,本次峰會中共有45個國家作出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新承諾,24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標,一些大型跨國公司提出了具體減排行動,法國、德國等12個發達國家提出新的資金承諾。預計到明年初,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65%、世界經濟總量70%的國家都將成為“碳中和”的一員。“中方愿與各國攜手合作,并肩前行,切實兌現承諾,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談及將于明年在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賈桂德表示,盡管疫情為籌備工作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但各項工作仍穩步有序推進,包括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按照防控要求,做好會場配套設施準備及會場健康風險預案等。
“我們愿與國際社會攜手,確保將COP15辦成一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締約國大會,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貢獻中國力量。”賈桂德說。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全球 氣候 提出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