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藥
生活中,“炎癥”很常見。很多人有點頭疼腦熱,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點消炎藥吃,阿莫西林、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等,早已進入家庭必備藥物清單。可是,對于“消炎”來說,很多人對抗生素和消炎藥傻傻分不清,甚至將兩者畫上等號。要知道,引起炎癥的原因有很多,消炎藥也真的不能亂用。
簡單地說,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紅腫熱痛”,就可以說是發炎。炎癥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由病原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引起;由物理、化學原因導致,如崴腳扭傷、擠壓、外傷(燙傷、砸傷、日光灼傷);身體“內訌”,如胰腺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消化胰腺本身)、風濕性關節炎(自身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組織)等。
如何正確“消炎”?
由病原微生物導致的“感染”,必須抗感染治療。抗菌藥物能夠殺滅特定的細菌或真菌,抗病毒藥物只能對付特定的病毒。如果用抗菌藥物來對付病毒,則是“對牛彈琴”。比如感冒,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此時用抗菌藥物是無效的。原因很簡單,比如抗菌藥物作用的靶點(如細胞膜、細胞壁、核糖體)在病毒身上都沒有,也就無的放矢。
治療非“感染性”的炎癥,比如跌打損傷后的“疼痛”“腫脹”,可以選擇消炎止痛藥物,像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鈉(扶他林)、塞來昔布(西樂葆)。
治療一些自身免疫介導的炎癥,要選擇抑制自身免疫功能的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甲潑尼松龍(美卓樂)等。
抗生素是什么?為什么不能濫用?
抗生素是常見的一類抗感染藥物。常見的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通常以“霉素”或“西林”結尾,比如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類、鏈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等。只有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才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
但是,一方面每一種病原菌對每一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不同,一般人難以區分,所以不建議自行使用抗菌藥物/抗生素。比如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肺炎鏈球菌對阿奇霉素的耐藥率高達80%以上,如果是肺炎鏈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和肺的感染,選擇阿奇霉素是無效的。
另一方面,不同的抗菌藥物適應人群和注意事項也不同。比如,對阿奇霉素耐藥的肺炎鏈球菌,對莫西沙星是敏感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選擇莫西沙星來對付肺炎鏈球菌。18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莫西沙星,因為可能導致其軟骨發育異常。因此,非專業人員切忌隨便使用抗菌藥物/抗生素。
不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炎癥反應,可以用消炎止痛類藥物對癥治療。需要注意的是,消炎藥也不能隨便吃。激素類的危害大家都知道,應該很少會有人濫用。而對于非甾體抗炎藥,很多人吃得很隨意。要知道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常用的非激素類的“消炎藥”容易導致胃、十二指腸潰瘍,血壓升高,可能損傷腎臟,加重心血管病。所以,這類消炎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最適宜的劑量,并維持最短的療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主任藥師 劉治軍)
編輯:何方
關鍵詞:抗生素 消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