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宮頸癌可防又可治
在過去幾十年中,喬友林教授主要從事公共衛生癌癥流行病學與預防研究,并為推動全球消除宮頸癌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國家衛健委首批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他向記者分享了多年來在一線防控宮頸癌的經歷。
喬友林介紹,在全世界范圍內,一年大概有57萬例新發宮頸癌患者,其中85%的新發病例和88%的死亡病例都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是我國婦女生殖道第一大惡性腫瘤,根據去年的數據報道,我國有近11萬新發宮頸癌病例,近5萬的死亡病例。
“我國有比較完善的疾病登記系統,數據分析顯示,在女性癌癥發病情況中,乳腺癌發病率最高,但上升最快的是宮頸癌。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處于一個持續上升的趨勢。”
關于宮頸癌病因學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將近兩百年,WHO組織全球科學家開展了一個全球多中心HPV感染狀況調查,喬友林教授團隊也參與其中。研究結果發現,中國人群中存在一個HPV感染的特殊現象,被稱之為“HPV感染的年齡雙峰現象”———青春期時有一個高峰,結婚生育后處于低水平,成年以后處于更低水平,約在5%左右;但是大概過了10年左右又慢慢升高,被稱之為第二個高峰。這雙峰現象給疾病防控帶來了挑戰,除了第一個高峰到來之前進行預防以外,還要在第二個高峰到來之前進行二次預防。。
“如果沒有打疫苗,體內沒有這個抗體,病毒侵入體內就會在細胞里繁殖,破壞細胞,然后在繁殖過程中跟DNA整合引起瘤樣病變,我們將這個病變程度稱之為CIN1、CIN2與CIN3。到CIN3的時候,臨床上就叫做原位癌了,這個情況下非常危險。沒有打疫苗、沒有抗體的成年婦女一定要及時發現癌前病變,并接受治療。比較幸運的是,從病毒的暴露到細胞全層的瘤樣病變,這個時間窗至少有三年以上,一般來講有五年,因此提供了非常好的預防機遇?!?/p>
2018年5月,譚德塞醫學博士(來自于非洲)當選WHO新任總干事,由于目睹了非洲婦女遭受宮頸癌的苦難,因此剛上任就號召全球消除宮頸癌。直到2020年,整整花了兩年功夫,WHO為此做出頂層設計,要創造一個沒有宮頸癌的世界,考核的指標是所有國家宮頸癌發病率要低于4/10萬———如果一個癌癥發病率低于這個水平,就不再是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主要疾病。該計劃2030年控制的目標為“90-70-90”,即90%的女孩在15歲前接種宮頸癌疫苗,70%的成年婦女至少在35歲和45歲時各接受一次高精度宮頸癌篩查,90%的確診病人要進行規范治療。
基于兩年的準備,2020年WHO終于發布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并提出三個措施:疫苗接種(即一級病因學預防)、篩查(即二級預防)、規范化的治療(即三級預防)。如果在2050年可以成功實施這三項措施的話,預計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發病例和500萬相關的死亡病例。
喬友林說,該戰略的發布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全世界194個國家首次承諾要消除一種人類的癌癥。所以,宮頸癌是全球首次承諾消除的一種癌癥。
“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將HPV疫苗納入國家計劃免疫。這是一個可防可治的腫瘤。當年,在原衛生部疾控局領導下,曾制訂過一個《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2004-2010)》(以下簡稱《綱要》),這個《綱要》一經出臺立刻得到WHO的贊賞,并把中國癌癥防控規劃綱作為一個范本,供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學習?!毒V要》中明確提出宮頸癌是一個可防可治的腫瘤,要開展試點、開展示范研究?!?/p>
喬友林向記者展示了WHO駐日內瓦大樓前的一組雕像,一個成年男子正半蹲在地上給孩子打疫苗:“HPV是DNA病毒,比較穩定,不像新冠病毒老在變,HPV幾十年、幾百年的變化都非常小,但感染卻很普遍,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會碰到這個病毒。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做出一個假病毒或者像病毒樣的顆粒,長得跟病毒一樣,但已經不是真正的病毒了,沒有DNA,不具有感染性,有免疫性,通過肌肉注射打入體內產生抗體以后可以避免感染?!?/p>
喬友林強調,疫苗接種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中國市場上有三家公司供應,一個是英國的GSK,另一個是美國的MSD,第三家是中國廈門的萬泰:“萬泰的HPV疫苗是2019年12月31日批準上市的,獨創性地應用了大腸桿菌的表達體系,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出來的?!?/p>
“HPV疫苗的上市,中國整整比國際社會晚了十年,十年可讓整整一代人失去最佳的免疫預防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努力追趕上去。我們期待更多的疫苗上市,能夠為廣大的中國乃至世界婦女提供健康保障?!?/p>
編輯:何方
關鍵詞:宮頸癌 疫苗 hpv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