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快遞進了村 貨物送上門
2020年我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超過300億件,直投到村比例超過50%
833. 6億件、300多億件,這是2020年郵政快遞業在全國、農村地區的業務量數據,農村地區業務量比重達36%。而2019年,這一占比只有24%左右。可以說,農村市場正成為郵政快遞業新的“增長極”。
當前,快遞下鄉進村進展如何?各大快遞企業如何發力新“增長極”?快遞給農村地區帶來哪些改變?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農村出現新變化
快遞進村,消費品下鄉有了落腳點、農產品上行通了“專快線”、就地就業機會也更多
“阿達克來了!騎著馬進村了!”
白哈巴村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阿達克進村是村民們最盼望的事情之一。
騎著馬的阿達克是送件的快遞小哥。進村時,他帶來了在外打工者寄回來的衣服、玩具,村民網購的商品;出村時,又捎上了當地的特產。一進一出,白哈巴村與外面的世界有了新的連接。
“從村里到鄉里,有30多公里山路,從鄉里到縣里,還有100多公里,以前上縣城取快遞得花一天時間呢。”白哈巴村村民杰恩斯古麗說,現在快遞直接送進村、送到家,真好!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快遞網點鄉鎮全覆蓋,直投到村比例超過50%。不斷下沉的快遞服務網絡,給農村地區帶來了新變化。
快遞進村,消費品下鄉有了落腳點。
“過去快遞不進村,村民只能進城取件,費時費力,網購一點也不方便。”談起以前的取快遞經歷,廣西東興市河洲村村民陳錦福眉頭緊鎖。
可自從快遞進了村,陳錦福的網購熱情一下子高了。“你看我這一身,全都是網上買的,家里的東西也是。”陳錦福說,從小日化到大家電,從國產品牌到進口產品,便捷的快遞正悄悄改變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快遞服務網絡的下沉,支撐信息流、金融流、商品流在農村‘三流合一’,極大地釋放了農村的消費潛力。”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江說。
快遞進村,農產品上行通了“專快線”。
饒河縣,位于黑龍江雙鴨山市東北部,是國家級東北黑蜂自然保護核心區。可物流不暢,好東西賣不出,村民們守著“金山”,腰包卻鼓不起來。
“村里通了快遞,蜂蜜獨立包裝后在電商平臺銷售,價格可達20元/斤。現在日子可美了!”養蜂專業戶李淑英笑呵呵地說,以前自家的蜂蜜除了過路人買一點,只能以10元/斤左右的價格批量賣給縣里的加工廠,有時產量高了,價格更低,甚至比白糖還便宜。
據測算,在饒河縣農村投遞一段,共有21戶蜂農,產蜜約15萬斤,快遞進村后可增收120萬元。久負盛名的饒河黑蜂椴樹蜜借助快遞的渠道,插上“翅膀”飛到了全國各地。
“2020年,農產品快遞業務量超過100億件,支撐農產品銷售額超過4000億元,同比增長30%,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通道。”劉江說。
快遞進村,農村就地就業的機會也更多。
高飛是饒河縣一名“郵掌柜”網店店長,村民們有啥特產,都可以寄在高飛的店里賣。“優質大米、林下產品、烏蘇里江開江魚、赫哲族的民俗工藝品等,買家在網上下單,我當天就能用快遞發走,開網店有奔頭啊!”高飛喜滋滋地說。
2020年,全國共培育出60個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總件量11.77億件,助農銷售總計655.18億元。僅郵政快遞業本身,2020年在農村地區新增的就業崗位就有15萬個。
面臨問題待破解
郵快合作、快快合作,多種合作模式各顯其能
時下,快遞進村好處多,卻還有點難。
踏雪騎馬送快件,看起來帥氣,可其中的艱辛只有阿達克自己清楚。“從鐵熱克提鄉到白哈巴村的30多公里山路,一進入冬季就變成冰雪山路,只能騎馬。”阿達克說,30多公里冰雪山路得花3個多小時,一趟跋涉下來,手腳早已凍得發麻。
阿達克的經歷并非個案,業務量不足、配送路線長、交通運輸條件較差是快遞進村面臨的共同難題。
劉江分析,一方面,農村地區業務量較少,盈利能力不強,導致快遞企業在鄉村設點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分散的人口、較長的路線、較高的運營成本又造成快遞進村派送頻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地區業務量的增長。
作為全國快遞進村試點城市,廣西防城港市將郵快合作作為突破點之一。“我們積極拓展郵政企業現有農村服務平臺的功能,如鄉鎮郵政普遍服務營業場所、郵樂購站點、村級郵政服務站點等,以協議合作方式,開展農村快件代收代投服務。”廣西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這種政府指導下的郵快合作模式已被推廣到廣西全區。截至目前,廣西郵政企業共與13個快遞品牌簽訂郵快合作協議,郵快合作范圍覆蓋13市32縣(區)116個鄉鎮,處理量近245萬件。
饒河縣選擇的也是郵快合作模式。郵政企業向快遞企業開放過去獨自經營的農村投遞網絡,快遞企業寄往農村的快件到達縣城后,由郵政企業集中派送至村屯的服務站點。多家參與郵快合作的民營快遞企業負責人直言,通過郵快合作實現快遞進村,企業業務量增加了30%以上,卻節省了1/4的車輛、20%的人員,可謂便民利企。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通過推進郵快合作,2020年,黑龍江、四川、西藏、甘肅和青海5個試點省份的快遞進村覆蓋率提升了36個百分點,全國6.2萬個建制村借助合作實現快遞進村。
在湖北襄陽市南漳縣,這里的快遞企業選擇“抱團進村”,即快快合作。
在自動化分揀線的轟鳴聲中,菜鳥網絡共配項目有關負責人王偉感慨萬千。誰能想到,這是一個整合了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5家快遞企業的分撥中心,設備、場地、人員、經營、財務全部合并,所有的快遞包裹在這里進行統一的分揀、操作。
“以前,大伙兒也提過共配,就是簡單找一些代理點,來派發鄉鎮地區的快遞包裹。可隨著農村地區包裹量的增長,這種簡單的共配模式效率較低,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王偉說。
在此背景下,快遞企業探索成立合資公司,建立以縣域快遞共配中心和鄉鎮共配網點為依托的農村共配網絡。“在此過程中,菜鳥網絡提供技術支持,實現快遞企業操作系統統一化,讓各大企業的包裹可以在一套信息系統上流轉處理,提高快遞處理效率,保證快遞時效。”王偉說。
多措并舉促“進村”
今年年底東部地區有望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快遞進村成效顯著,但無論是郵快還是快快合作模式,在落地、推廣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難點、堵點。調查采訪中,不少受訪企業表示,派費如何分配是最難的問題。
以加盟制企業為例,網點每攬收一件快件提成在1.5元至2元,每派送一件快件,總部補貼1元左右的派費。但實際工作中,派送快件的成本遠遠高于1元,特別是在鄉鎮地區,由于快遞員需要派送的范圍更廣、效率更低,成本則更高,因此不少網點都是“以收養派”。
“在沿海發達地區,鄉鎮電商經濟活躍,收派比能達到5∶1至10∶1,遠優于1∶1的收派平衡線,但在廣西等中西部省份,平均收派比約為1∶15,部分鄉鎮甚至超過1∶30,一些網點往往經營即虧損,陷入歇業或轉讓狀態。”廣西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在此背景下,在中西部地區,采用快快合作模式,各大快遞企業總部對合資企業的派費如何發放,采用郵快合作模式,快遞企業如何給郵政企業付費等,都成為關注的焦點。
“從具體實踐看,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雙方進行協商是較好的方式,有利于雙方凝聚共識,推進快遞進村。”劉江說。
交快合作模式也受到專家推薦。劉江表示,如果快遞企業能利用公交車、客車和貨車搭載快件,充分利用現有的交通運輸資源共同運輸,將有效降低快遞進村的運輸成本。
此外,由于農村地區攬收的快件以農產品為主,不少是水果、蔬菜等產品,具有時效要求高、不能重壓、體積大等特點,對寄遞基礎設施要求較高。
“目前,鄉鎮、農村普遍缺乏冷鏈基礎設施,農產品采收后,不能及時進行存儲,農產品上行貨損仍比較大。”廣西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建議,有關部門可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力度補短板,增強農村快遞網點的盈利能力。
國家郵政局明確提出,繼續深入推進“快遞進村”,力爭到2021年底,東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西部地區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分別達80%和60%。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3日 17 版)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快遞 遞進 企業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