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會副主委、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 胡衛
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昂立教 育創始人 林濤
對打著教育旗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緊盯不放,堅決改到位、改徹底。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
胡衛:近年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和個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打著教育的旗號宣揚反教育的觀點,既侵害群眾利益,又破壞教育生態,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為禍甚巨。您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林濤:在上海,這種情況也是有的。虛假宣傳、盲目擴張、卷錢跑路、退費困難……校外培訓機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嚴重的問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我們協會就無條件地接收了幾千個已經交完培訓費用,卻無法得到培訓服務的學生。校外培訓行業現在正面臨內耗嚴重的困境,加之受到背后資本的裹挾,逐漸陷入畸形的發展模式,極易引發金融風險和社會矛盾。
胡衛:的確。目前,全國的培訓機構已達300萬家,去年一年就增加了34萬家,風投和融資運作其中,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中培訓機構就占了6家。因為資本綁架,很多培訓機構無序擴張,惡性競爭,做虛假廣告,進行營銷大戰。有統計顯示,各大在線教育平臺的財報中,3家知名在線教育機構從2020年2月到11月的營銷費用就超過100億元。如此“燒錢”營銷,勢必會擠占在課程、教學和師資建設方面的投入,同時推高了獲客成本,降低了盈利能力,使得校外培訓機構整體虧損情況十分嚴重。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培訓機構的長遠發展,也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林濤:資本的進入會提高教培行業的門檻,也會吸引更多優秀的人進入到其中,并非毫無益處。關鍵是要正確地引導資本,讓資本去理解教育,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方面發力。教培行業的誕生原本是為了解決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是為了和公立學校更好地互補——學校針對素質教育,機構針對輔優補差,也正因此,多年來才會不斷地發展,才會成為社會的剛需,但現在發展的方向卻有些“跑偏”了,確實是到了應該改也必須改的時候。
胡衛:近年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一直未停,但離“改到位、改徹底”尚有距離,我覺得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做到“緊盯不放”,沒有形成“共治”、“專治”、“狠治”、“長治”的局面。您覺得呢?您認為應該如何改?
林濤:校外培訓機構出現的很多問題都屬于社會性問題,不是教育部門單獨可以解決的,需要社會各方面、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研究解決。因此,與校外培訓相關的部門應該盡快聯手,拿出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在我看來,至少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無證無照或者抱著不純動機進入教培行業的教育培訓機構一定要進行堅決的規范、治理或者取締,提高教培機構的門檻。第二,要嚴把進入行業的教師素質關,并對教師的綜合能力進行連續地提升。此外,還應發揮行業協會在治理整頓和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凈化培訓市場環境和教育生態。
胡衛:我覺得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要有堵有疏。在抓好治理的同時,幫助有資質的培訓機構轉型成為學校教育的良好補充,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把培訓機構優質的老師資源和課程資源向學校輸入,通過對接和資源互補來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也可將培訓機構的資源更多地和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相結合,讓培訓機構為成人教育、終身教育的發展添磚加瓦。
林濤:如果不把水龍頭關掉,即使一直拖地板,也不會把地面拖干凈。要讓校外培訓機構健康發展,除了上述措施,也要進行源頭治理,比如高考制度的改革。反映在校外培訓機構身上的問題,并非都是機構本身的過錯。我們要首先思考好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才能辦好教育這件大事。
胡衛:沒錯。我們要讓培訓機構回到培訓機構的本源,讓教育朝著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發展方向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