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砸4.5億元買一件虛擬藝術品,咋想的?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7日電 數字世界中的虛擬藝術作品也能拍賣了?!
這不是想象中未來的某個場景,就真實地發生在幾天前,而且一件拍品還賣出了近7000萬美元(約合超4.5億元人民幣)。
純數字藝術作品的崛起
純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日前以6934.6萬美元成交。
這是一幅巨型拼貼作品,由藝術家Beeple耗費5000多日創作而成。從2007年5月起,他每天在網上創作和發布一件新的藝術作品。之所以被稱為“純數字藝術品”,是因為該作不存在實體作品,只存在于數字世界中,且應用了加密技術。
這件拍品以100美元起拍,在互聯網上歷經長達15天的競投,以6025萬美元落槌,成交價達到起拍價的近70萬倍。
拍賣行稱,該拍品競拍截止到最后一分鐘有220萬訪客訪問拍賣頁面,近7000萬美元的成交價大幅突破了非同質化代幣(NFT)藝術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就在3月,有報道稱,一幅班克西的藝術畫作近日被“人為”燒毀;之后,該畫作的加密數字化版本以38萬美元的高價售出,這一價格相當于原畫價格的4倍。
加密數字藝術作品怎么會突然闖入人們的視野?這還要從NFT說起。
NFT是什么?
NFT,英文全稱為 Non-Fungible Token,翻譯成中文意思是“非同質化代幣”。而所謂“非同質化代幣”屬于區塊鏈技術,可在對圖像和視頻文件進行加密后,生成無法復制的數字簽名。
NFT藝術作品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數字藝術作品”。此類作品不儲存在電腦硬盤或U盤上,而是將數據加密后存儲于區塊鏈中。
這保證了藏家能持有藝術家簽名的原版作品,并擁有作品的所有權、著作權,同時也讓數字藝術作品的交易成為可能。佳士得拍賣行還注明,《每一天:前5000天》的交易接受虛擬數字貨幣 “以太坊ETH” 支付作品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藏家可以通過交易而“擁有”這件作品,但這些作品在互聯網上依舊可以被復制、下載。這意味著,對其收藏是有別于傳統藝術品收藏的。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技術給未來帶來很多想象的空間。
但另一個問題是,這些NFT藝術作品,真的值4.5億元人民幣嗎?
4. 5億元,貴嗎?
正是這超出大多數人預期的價格,引發了人們對數字藝術作品的討論。
顯然,不少人會在這類作品的價格上產生分歧。最明顯的就是,拍賣行在拍賣《每一天:前5000天》時標注了“估價不明”,而起拍價僅有100美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買家顯示出了超高熱情:競拍截止到最后一分鐘有220萬訪客訪問拍賣頁面,而在最后十分鐘競價從2000多萬美元一路飆升至6000多萬美元。
季濤認為,造成大家在價格上分歧的原因主要是此前沒有可參照的價格體系。“對于拍賣市場來說,這是新生事物,所以對價格的預期差距大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從新生事物有溢價、利用技術手段保真等角度看,這樣的價格有一定合理性。”
但季濤同時指出,這樣的天價也一定存在“水分”。“近年來,虛擬貨幣圈子資產大漲,一些人愿意拿出這么多錢來。這里一定是有炒作的因素。因為通過這樣一場拍賣可以推廣介紹畫家、作品以及虛擬交易平臺。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可以算是做了一次廣告。”
記者注意到,佳士得拍賣行與買家的一份聯合聲明顯示,買下《每一天:前5000天》的正是某NFT基金的創始人、融資人。
藝術史的下一章已然開篇?
有報道顯示,在拍出天價后,《每一天:前5000天》作者Beeple表示,“我們正在見證藝術史翻開全新篇章,這種作品與在實體畫布上創作的畫作在技藝、內涵、細節和意圖上沒有差別。”
佳士得拍賣行也認為,自從個人電腦時代到來后,數字藝術就已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創作方式。隨著非同質化代幣(NFT)及區塊鏈技術的引入,將為純數字藝術作品的未來奠下基礎。
拍賣之外,伴隨著“數字時代原住民”的成長,數字藝術品確實愈發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就在本月下旬,“虛擬生境”展覽將于北京開幕。該展將主要展出使用區塊鏈技術創作、圍繞區塊鏈主題創作或通過NFT平臺進行鑄幣上鏈的藝術作品。
“每一次科技的發展都能給藝術行業注入新的血液、帶來新的啟發和可能性。”其策展人孫博涵告訴中新網記者,區塊鏈技術將會給藝術產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藝術品追溯和確權問題可通過技術手段得以改進。
季濤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覺得,技術的進步確實會改變藝術市場,但其對藝術本身的影響可能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中國拍賣協會副秘書長歐樹英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藝術品是新生事物、新生品類,相信這類藝術品的拍賣活動,會隨著數字時代社會環境的變化、成熟而持續成長。但總的來說,其拍賣價格的核心仍應是對藝術品價值的判斷。
那么,你會花4.5億元買一件虛擬的藝術品嗎?(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數字 藝術作品 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