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把社區建設好 把群眾服務好
人民政協網杭州3月29日電(記者 李宏 鮑蔓華)“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要多關心居民群眾,跟居民心連心。我在社區為居民服務中就有‘隨叫隨到’四個字法寶。只要居民有困難,就會想方設法解決。”近日,杭州市翠苑一區的老黨員傅蕓蕓在西湖區政協提案委、僑聯界別委員活動組、翠苑街道政協委員工作組聯合走進西湖區翠苑一區社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上談到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翠苑一區社區建設故事時,樸素的話語引發了現場政協委員的強烈共鳴。
老支書顧榮根在翠苑一區第六黨支部工作了11年。習近平總書記關心老百姓,不光關心老年人,還關心年輕人的就業問題,顧榮根對此感受非常深。“總書記的關心讓支部工作有了很大提升,我們感到很光榮,對黨員干部來說也是一種鞭策。有事大家都沖在前,和群眾打成一片。”
活動中,委員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18年前在翠苑一區聯系指導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足跡,參觀了社區老年食堂、托老中心、愛心停車庫、鄰里之家等民生服務設施,重溫“民呼我應、民呼我為”“重在解決問題、重在取得實效”的諄諄教誨。
翠苑一區老年食堂是社區居民一直豎起拇指稱贊的地方。這里的紅燒肉出了名的好吃!油爆蝦8元、蔥油鳊魚6元、香菇青菜3元……40種家常菜明碼標價。自2003年開辦以來,硬件環境盡管已經歷了兩次“迭代升級”,但一直走親民路線。
說起老年食堂的來歷,83歲的老黨員鄭祖華記憶深刻。那是2003年4月1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首次來到社區調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工作。由于社區老齡人口多,習近平同志特別關注養老問題,聽到大家反映老年人就餐困難,他建議社區專門辦個面向老人的食堂。當年9月,在社區黨委的推進下,翠苑一區老年食堂正式開張,成為杭州市首家老年食堂。由此起步,老年食堂在浙江遍地開花,現已發展到超過6000家,配送餐覆蓋約1.3萬個城鄉社區。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呼、我有所為”十六字要求刻在社區黨委辦公室正對的墻上,也刻入社區黨員、政協委員的心中,體現在樁樁件件為民實事中。
“在推進社會治理工作中的翠苑隊伍再添新成員,翠苑街道政協委員工作站、吳堅委員工作室扎根基層。為推進社會治理工作減阻力、多助力、增合力。”西湖區政協委員、翠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周建華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社區黨委總結出了“六個一”工作法:一雙丈量民情的腿、一張拉近民心的嘴、一張匯集民智的桌子、一個發揚民主自治的空間、一個便民服務的平臺和一個一心為民的團隊。今年,在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區正籌劃打造0至3歲嬰幼兒嬰育智能服務平臺,并已入選西湖區數字化改革的應用場景試點。第三方調查顯示,近年來翠苑社區居民滿意度均超過96%。
“聽了兩位書記和兩位老黨員的講述,我深刻感受到翠苑社區黨員干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做到了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要正從‘物質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的轉變和發展。”鄭遠隨委員說。
“聽了二老的發言,很是感動。翠苑一區緊緊圍繞民生問題開展工作,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和碰到的生活困難,社區都想方設法幫助解決,真正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李斌委員說。
為民服務情懷要真正落地,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惠。圍繞翠苑一區民生綜合服務體建設,委員們紛紛建言獻智,共商對策。
針對翠苑一區老年人群較多的特點,吳堅委員建議:“拓展服務內容,增加輔助器具的租賃、借用服務。增加互助內容,為需要心理咨詢、法律服務的困難群眾和老人提供對接平臺。”
姬海鷹委員則從法律和安全的角度提出:“通過黨建、普法、案例視頻等方式加強對老年人防騙宣傳。定期檢查、維護社區公共設施,消除安全隱患。”
委員們的履職熱情空前高漲,現場來不及發言的委員,也紛紛通過委員工作群在線上提出了意見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升黨史學習教育效果,區政協提案委黨支部與翠苑一區黨委現場簽訂了“黨史學習教育社會服務實踐基地”共建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區政協委員深入社區、下沉一線,了解民情、匯集民意,助推基層幸福民生綜合服務體建設走深走實。
“這次將首場政協黨史講堂開到基層,是為了讓我們的委員在聯系群眾中把黨史讀懂學透、學出實效。為了更好地讓政協委員讀黨史活動走深走實、走進心里,我們還借助互聯網平臺,通過直播的形式,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打破了時空的局限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葉澤說。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翠苑 社區 習近平 委員 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