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脫貧攻堅答卷
“我們這樣設計建設家鄉”
新華社南寧3月26日電題:“我們這樣設計建設家鄉”
新華社記者陳一帆、王悅陽
一幢幢依山而建的民居色彩鮮亮,門前休閑步道上的“微花園”花團錦簇,建房用的紅磚搖身變成裝點村貌的“藝術品”……走進廣西龍州縣水口鎮沿山村隴因屯,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這幅畫卷的“設計師”,正是隴因屯的村民們。
隴因屯舊址位于大山深處,村民房屋前后群山環繞,屬于地質災害隱患點,于2007年至2009年間實行整村搬遷。
搬遷之初,村民們隨手扔垃圾、私搭私建等習慣仍未改變,村子到處雜草叢生,垃圾亂堆亂放,臟亂差現象較為普遍。
“以前的排水溝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天污水就溢出來,臭氣熏天,村民都要繞路走。”村民李榮進回憶道。
2018年,當地開始實施鄉村風貌提升改造行動,在當地政府、駐村工作隊的帶動下,村民們轉變身份成為鄉村建設的“主角”。清掃垃圾、修建排污管道、規劃“微花園”“微菜園”……
李榮進就是其中一位“設計師”,村里的改變傾注了他不少心血。“我們沒有設計經驗,都是去別的村屯參觀學習后,大家再一起討論出設計方案。”李榮進說。
經過大家的努力,隴因屯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污水橫流、垃圾亂堆的現象已成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鳥語花香的新景象。以往廢棄荒蕪的空地上建起了文化舞臺、休閑廣場等,村民多了休憩閑聊的新去處。
沿山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陳思安說,村里環境變好了,村民們都很高興,開始自覺維護房前屋后的衛生,茶余飯后喜歡到處走走,或是聚在一起乘涼聊天、切磋棋藝。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產業支持。放眼望去,隴因屯山腳下布滿釋迦果、番石榴、雞皮果等果樹,村民們忙碌的身影不時可見。
迎著春光,村民黃小梅護理完自家的釋迦果樹,又忙著去種花生,一刻也不閑著。“以前種些木薯和甘蔗,每年收入不多。”從前黃小梅拼了命地干農活,但收益都不太理想,自己還要拉扯一雙兒女讀書,生活很是艱難。
2009年黃小梅開始種植釋迦果,從一開始無人問津,只能靠自己拉到集市上賣,到如今每年好幾家電商找她訂貨,常常供不應求。黃小梅感慨:釋迦果已成了她家的“致富果”,去年她靠種植的5畝釋迦果收入近5萬元。
李榮進和妻子盧葵青這天一大早就開著小貨車,運來肥料給自家的番石榴施肥。“這段時間不少采購商來村里收果,我們賣了近2萬斤,收入近3萬元。”盧葵青說,除了番石榴,他們還種了10多畝的釋迦果、柑橘等,每年收入都不錯。
望著家鄉的新貌,李榮進自豪地說:“想讓大家看看,我們是這樣設計建設家鄉的,也不比別人差。”
沿山村駐村第一書記胡開兆說,隴因屯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水果種植,目前種有番石榴130畝、紅江橙250畝、釋迦果160畝、澳洲堅果250畝、雞皮果4500多棵。
“下一步隴因屯將大力發展以釋迦果、澳洲堅果為代表的高效益水果,同時依靠互聯網等渠道,把村民的增收路子拓得更寬。”胡開兆說。(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