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脫貧攻堅答卷
一棵小草中的綠色發展力量——甘肅草產業發展見聞
新華社蘭州3月20日電題:一棵小草中的綠色發展力量——甘肅草產業發展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朋
過去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旱塬披上了綠裝,撂荒多年的山旱地復耕,不少以傳統農耕為主的貧困村成了養殖示范村……記者近期在甘肅省調研了解到,該省許多變化與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有關。
時值春分,西北的春寒仍侵入肌骨。鄧成貴所在的日光溫室里卻孕育著新的生機。枯干的巨菌草葉片下,叢叢鮮綠的幼芽正在萌發。鄧成貴是定西菌草越冬繁育中心負責人,該中心在定西市安定區有13個溫室,可以滿足2500畝巨菌草種植需求。
有人不解:花了大價錢建的日光溫室,為啥不種菜卻種草?
鄧成貴娓娓道來。
過去,鄧成貴一直從事馬鈴薯銷售、育種等業務。近幾年,他發現牛羊養殖正成為西北地區快速發展的產業,牧草需求量大,發展前景廣闊。鄧成貴多方考察,在福州市的幫扶下,最終選擇了繁育適宜在西北種植、產量高、牛羊適口性好的巨菌草。
事實上,隴中旱塬種草有40多年歷史。過去,由于氣候干旱,不少旱塬寸草不生,很多農戶為滿足耕牛需求,才不得不分出一點口糧地種苜蓿、紅豆草。
如今,種草真正成為一項產業。長期關注草產業的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郭旭生說,近年來,甘肅定西、平涼等地走出一條立草為業、草畜并舉的綠色發展路子。龍頭企業、合作社的市場經營主體完備,農戶參與度高,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草產業體系初步形成,草產業發展在國內處于較高水平。
安定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馮強介紹,目前,安定區多年生牧草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年產飼草300萬噸,可以滿足500萬羊單位飼草需求,草畜產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
草產業的發展還帶動解決土地撂荒問題。甘肅隴上草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鑫介紹,合作社去年在平涼市靜寧縣三合鄉、界石鋪鎮等流轉1.3萬畝土地種植飼草,其中超過30%是撂荒地。在企業帶動下,村民們紛紛復墾自家撂荒地,種上了苜蓿、飼草玉米等牧草,一畝飼草平均收入1800元。
草產業在保護生態、促進綠色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郭旭生介紹,甘肅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通過草畜結合、產業鏈延伸,不僅推動撂荒地復耕、草畜產業發展,還可以減輕黃河上游、長江上游牧區飼草壓力,改善局部地區生態系統退化、水源涵養功能降低的局面。
如今,甘肅草產業企業、合作社超過800家,生產加工能力超過500萬噸,已成為全國優質商品草儲備供應基地和集散中心。(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