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政協委員學黨史
王鋒:歷史可以燭照未來
毛澤東為什么能寫出《論持久戰》?敵后戰場的抗日游擊戰只是“小打小鬧”嗎?抗戰時的國際援助是無私的嗎?如何認識抗日“雷劇”現象?
日前,全國政協“中共黨史學習讀書群”里,擔當《中國共產黨簡史》第三章“全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導讀任務的王鋒委員,與大家一起交流了上述諸多話題,引發熱烈探討。王鋒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指導,梳理歸納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在對紛紜復雜的史料進行梳理提煉過程中,大家對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認識得更加深刻了。
對于這一周的學習,王鋒的總結是“相學相長,收獲頗豐”。事實證明,學習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歷史可以警示當下、燭照未來,可以作為我們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王鋒說。
通過學習,委員們對抗戰時期黨的歷史有了更為清晰的理解。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有著極為豐富的史料,研究這段歷史,可以從很多方面來進行。“大家結合自己的學科背景、工作實際,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詮釋、解讀。有黨的建設發展脈絡,有人民軍隊戰斗介紹,有統一戰線斗爭史料,有根據地建設經驗總結,匯總在一起,讓我們對抗戰有了全景式的概覽。這是讀書群最大的優勢,是相互交流、學習研討的魅力所在。”王鋒如是總結。
通過學習,委員們對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從提出持久戰的抗戰總戰略,到發起形成全民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指揮人民軍隊在敵后英勇奮戰,到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并進行廣泛的政權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從有力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高潮,到站在國家和民族未來提出的“兩個中國的命運”,中國共產黨始終在軍事斗爭、政治進步、生產發展、文化教育等方面占得先手、高人一籌,從而贏得民主人士的認同、贏得廣大人民的擁護。“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容置疑,這也是無數史實充分證明了的。”王鋒說。
通過學習,委員們對黨在抗戰中逐步成熟、逐步壯大有了更為宏觀的把握。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到領導全民族抗戰取得完全勝利,不過短短的20余年。這20多年里,中國共產黨從弱小到強大,從幼稚到成熟。對黨早期的經驗教訓進行深刻總結,形成歷史決議,中國革命的道路該如何走越來越清晰。創造性地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命題,以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同中國革命實踐的結合越來越緊密。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日漸壯大,抗日根據地發展如火如荼,延安成為全中國先進青年心中的“圣地”。“經歷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我們黨已經具備了領導人民、執政全國的大黨雛形。一個全新的中國已經呼之欲出。”王鋒說。
在王鋒看來,一周時間很短暫,還有很多歷史細節沒有來得及深入研究和討論。比如八路軍、新四軍的豐富戰例,比如以西南聯大為代表的文化南遷、故宮文物南遷,一大批愛國知識分子在艱苦環境里,精心守育著中華民族文化之魂。他希望這樣的學習能夠腳步不歇、不斷深化。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