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智能化改造培育“智造”新動能
山東省壽光市政協積極建言工業智能化發展取成效
近年來,為破解新常態下資源要素及環境容量瓶頸制約,提升傳統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壽光市政協緊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圍繞工業智能化改造開展調研協商活動,向工商聯、經濟界、科技界委員征集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全面深入推進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
政策先行,解決企業“不愿轉”問題
壽光市政協就“工業產業新舊動能轉換”課題開展調研,發現智能化水平不高、扶持政策機制不完善、支撐力較弱等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報送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針對有關問題召開座談會,并制定出臺了《壽光市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扶持政策,對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新增的設備,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貼;對企業實施的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對市級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從源頭上堅定企業智能制造發展信心。
“智能化數字生產線建設是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實現產業突破的關鍵之一。”山東金英利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李永威說道。該公司萊賽爾纖維生產線自2015年投料成功實現生產后,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但是受限于傳統的生產模式,產能一直跟不上,從2017年開始,該公司開始實施智能制造。目前,公司實現了工程設計數字化、生產裝備自動化、生產過程智能化、企業管理信息化,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不良率。“有了扶持政策的推動,企業愿意進行智能化改造,金英利自主開發全線集成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建立了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形成了可復制的、能在行業推廣應用的新溶劑法再生纖維素纖維智能制造新模式,引領了化纖行業轉型升級。”壽光市羊口鎮鎮長、政協委員聯絡室主任王楓林表示。
資金保障,解決企業“不敢轉”問題
智能化改造需要大量資金作為保障,壽光市政協委員提出了“關于設立專項扶持資金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四點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協以信息專報形式報送市委、市政府。近期,該市在全省縣級市率先設立100萬元專項服務資金,建立智能制造“診所”,成立了壽光市智能制造服務商聯盟、壽光市信息化服務商聯盟,吸納了華為、浪潮等50多家服務商加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因企制宜”免費為企業智能制造“把脈會診”。已累計為150多家企業提供診斷服務,制定個性化改造方案320余項,推動實施技改事項200多項。
“巨能金玉米利用物流一卡通、智能倉儲、OA、ERP、MIS、云桌面等信息化系統實現了設備自動化、生產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動化、決策數據化,打造了全流程的智能化工廠體系。”壽光市政協主席武治強介紹,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山東巨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服務專員。“以前一個化驗室需要四個人,一輛車化驗需要20分鐘左右。現在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自主研發了自動化驗,國內首創,化驗一輛車只需要五分鐘,并且節約人力。現在每個班只需要化驗員兩個人,并且不需要其他的操作。”
人才培養,解決企業“不會轉”問題
大部分企業智能改造專業人才“儲備少”,影響了企業智能改造的決心和進度。壽光市政協開展了全市企業科技、人才服務平臺建設對口協商,經濟委員會、有關界別委員及對口部門單位共同查找問題,建言獻策,找出了科技平臺層次不高、重視不夠,高端人才總量不足等問題。去年以來,該市持續加大專業人才、復合型人才培養、儲備力度,強化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導企業從“成本領先”走向“技術領先”。舉辦智能制造專題培訓班,組織重點企業到先進地市考察學習,培養數字化思維和場景應用思路。年舉辦高校培訓班5期以上,培訓專業人才2000余人次。
“下一步,市政協將繼續在資金、政策、要素等方面重點關注,推動企業建設數字車間、智能工廠。進一步建言完善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推動企業‘機器換人’,加快裝備升級和信息技術應用,形成智能化改造‘雁陣效應’”。武治強說。(王耀坤 丁桂山)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企業 智能化 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