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國際

“對抗思維”無益,西方應與中國密切對話

——訪丹麥前外交官、漢學家曹伯義

2021年07月12日 22:22  |  作者:林晶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哥本哈根7月12日電(記者林晶)丹麥資深外交官、漢學家曹伯義不久前在丹麥《理性》雜志上發表題為《西方必須準確認識中國》的文章,盤點了以美國媒體為代表的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時慣用的敘事套路,用事實和數據駁斥其中的邏輯錯誤。

近日,曹伯義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西方媒體對中國片面和一邊倒的“對抗思維”報道將對西方國家外交政策產生誤導,長期來看對歐洲和美國都毫無益處。

丹麥資深外交官、漢學家曹伯義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視頻截圖

歐洲擔憂中國崛起

曹伯義在《西方必須準確認識中國》一文中說:“如果關于中國的敘事不變,西方國家制定對華政策的基礎就會被削弱。了解和洞察中國為何采取現有立場、奉行現行政策,是歐洲穩固對華政策的必要起點。”

但為何西方對中國的報道在過去幾年里總體上變得負面并帶有偏見?

曹伯義在文章和采訪中均提到,中國是人口占世界人口近20%的大國,近年來在經濟和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功,使得中國國力更匹配其人口在全球的占比。一些歐洲國家因此擔憂中國經濟和科技實力增長帶來的后果,而這種擔憂的根源在于他們不了解中國未來10年到20年的發展意圖和計劃是什么。

乘客準備登上由重慶沙坪壩站開往成都東站的G8608次“復興號”高鐵列車(2020年1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曹伯義認為,一方面,歐洲的擔憂可以理解。中國的崛起不僅是對歐洲的挑戰,對中國自身也是挑戰。一個崛起的中國要如何擔當與之相應的國際角色對中歐來說是“共同挑戰”。

另一方面,歐洲應加深對中國的了解,與中國保持密切對話。歐中在一些領域的意見相左,但雙方應保持接觸和談判共同應對。

作為丹麥和歐盟前外交官,曹伯義25年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他建議歐中在國際組織框架內進行有序談判。

美國當下需要反思

曹伯義在《西方必須準確認識中國》一文中指出,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是“對美西方的挑戰”。美國沒有通過務實談判和國際組織體系應對該挑戰,而是選擇了意識形態方面的敘事對抗。這種敘事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便許多親西方國家,也一樣是“混合社會”,并不能明確劃歸到對立組合中的某一端。美國已把這種意識形態敘事轉化為對中國新疆、西藏、南海、香港和臺灣地區的政治施壓。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共青團農場的一片棉花地中,多功能一體化無人駕駛精量播種機在田間播種(2019年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曹伯義在采訪中說,過去幾年里,美國對中國形成了更具對抗性的觀念模式。在美國,民粹主義思潮愈演愈烈,人們不希望看到一個經濟上更強大的中國。但從長遠來看,與中國的合作和正常的競爭關系更符合美國利益,而對抗只會削弱美國自身。

此外,美國對華批評集中在新疆、西藏、香港、臺灣以及南海問題等中國內部事務上。這些事務跟美國八竿子打不著,美國當下更需要的是反思。

背景鏈接

丹麥人曹伯義(Carsten Boyer Thogersen)是“中國通”,熱愛中國文化,年輕時赴華學習漢語,他的中文名字取魯迅之父周伯宜名字的諧音。

1979年到1980年,曹伯義在北京語言大學進行中國現代語言研究,后曾任丹麥駐華大使館經濟貿易處參贊、丹麥外交部貿易委員會出口部主任、丹麥駐中國上海總領館總領事、丹麥外交部貿易委員會中國處主任,哥本哈根商務孔子學院前院長。(編輯:馬曉燕、徐曉蕾、王豐豐;剪輯:謝彬彬)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編輯:劉紅色

關鍵詞:中國 美國 曹伯 伯義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