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從普及到升級 專家舞者共議“廣場舞2.0”發展路徑
新華社西安7月28日電(記者 鄭昕)7月26日至27日,第三屆“大廣場”產業峰會暨全國廣場舞紅色文化藝術匯演活動在革命圣地陜西延安舉行,上百支廣場舞隊在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以“舞”會友、一展風采。
作為一項深受民眾喜愛的健身活動,近年來廣場舞的形式越發多樣、受眾不斷拓展。在本次活動上,體育、藝術專家與舞團團長表示,在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指引下,廣場舞面臨從普及到升級的跨越,其“2.0”版本將在民族特色和科學健身方面繼續挖深。
民族特色為魂
在專家看來,無論當下的廣場舞舞種如何豐富多彩,廣場舞在未來擴大受眾面,關鍵在于其如何繼續彰顯出中華文化特色與文化自信。
吳艷是即將推出的第三套《全民健身腰鼓》的創編人之一,目前擔任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全國健身秧歌(鼓)培訓推廣委員會副主任。她表示,為了創編這一將向全國推廣的健身腰鼓套路,她拜師于當地一位腰鼓名家進行了三個多月的系統學習。
“相比于前兩套健身腰鼓,第三套可以說既包含了陜北安塞腰鼓的魂,又降低了排練門檻,讓全國各地朋友都能迅速上手。”吳艷說,安塞腰鼓與陜北秧歌都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廣場舞注入了鮮明的民族特色與紅色氣質。
延安市文聯副主席陳永龍表示,健身腰鼓在廣場舞領域受到關注,給了創作者很大動力,希望通過自己對這個藝術形式的不斷挖掘,在今后編排出更多反映時代的作品,在各地的廣場、綠地、公園中展演。
精準健體為本
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廣場舞匯演上,福建寧德云兒舞蹈團帶來的《紅梅花兒開》獲得了在場上千名觀眾的喝彩。舞團團長林小云從2003年開始在當地教授廣場舞,這些年廣場舞的變化她都看在眼里。
“一開始跳廣場舞都是各個年齡段混在一起,動作隨意性很大,雖然也能鍛煉身體、陶冶性情,但效果有限。”她說,廣場舞從“粗放”到“精細”的轉變,也就是近六七年的事情,舞者們不僅有了官方的廣場舞標準與規則可依據,也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加入不同的團隊。
“現在我們舞團總共有300多人,其中相對年輕的訓練爵士舞、啦啦操,年齡大的練扇子舞等。對我們來講,在指導和編排上進行區分,能夠讓參與者最大程度得到身體的鍛煉。”她說。
長期致力于廣場舞規范化、科學化研究的清華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冰告訴記者,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首批12套廣場舞健身操正式推出之前,他曾依據運動監測儀器的數值對多處動作提出了調整意見,以免年長者在訓練中出現不適。近年來,廣場舞已走上更加科學化的道路,不僅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相關協會的指導越來越專業,健身操舞也能更有針對性地服務于舞友的個性化健身需求。
“未來廣場舞依舊要堅持以有氧運動為主線的原則,加強對不同年齡階段群體的力量訓練,并注重鍛煉前后的熱身與拉伸,通過對靈敏度、協調性和反應力的維持,達到身體機能抗衰老的目的。”他說。
“全民廣場舞”初成型
在去年四五月份的居家狀態中,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教授鄭婕將自己創編的一套手拍鼓進行改良,使其更適合于居家鍛煉。這套手法運用多元、鍛煉強度適中的健身舞蹈視頻一經推出后,觀看量突破千萬。
“新冠肺炎疫情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確實對廣場舞的開展造成了影響,但也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這項健身活動。我認為,廣場舞不應只局限于廣場,而是一種全民全天候鍛煉的習慣。”鄭婕在本次峰會上說。
此次同她一起來到延安的,還有一柄長約50厘米的多功能、可伸縮拉力球棒。這款擁有實用新型專利的產品由鄭婕團隊研發,能夠模仿中醫推拿手法在健身操舞的過程中進行按壓、滾揉、推搓、拍打等動作,并活動小肌肉群。
“現在像這樣的輕量化健身器材品種有不少。(它們)不受場地的限制,可以在家里單獨練也可以到戶外集體練。”她說。
一家廣場舞研究機構發布的《中國廣場舞行業研究報告》(2020年版)指出,目前國內廣場舞健身活動的參與者已突破1億人,蘊含著極大的體育產業市場潛力。
北京市海淀區廣場舞健身運動協會會長林偉告訴記者,廣場舞產業涉及體育、文化、康養、旅游等多個板塊,并且隨著各個年齡層對自身健康的重視,開始從“銀發經濟”向全民化的趨勢發展,未來前景可期。
“從個人的器材、裝備到團隊的交流、培訓,廣場舞產業覆蓋到舞友們運動、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廣場舞的升級版,也必然會體現在整個產業為全民提供的優質內容和優質服務之上。”林偉說。(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廣場 體育 專家 健身 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