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風雨同舟憶初心
嚴濟慈給學生上課,為何食堂師傅要多做饅頭?
百年風雨,百年輝煌。長期以來,民主黨派始終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緊密合作、團結奮斗,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不懈努力。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特別推出《風雨同舟憶初心》欄目,約請民主黨派成員做客演播室,講述民主黨派創始人及重要成員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歷史。
“爺爺在家常說:中國科大是我的‘掌上明珠’。他把對國家的愛完全投入到學校的建設工作中,那也是爺爺辛勤工作的動力之源。”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嚴慧英在《風雨同舟憶初心》訪談欄目中回憶說。
嚴慧英口中的爺爺,就是嚴濟慈——九三學社原副主席,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工作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
“中國科大是我的‘掌上明珠’”
說起國內的頂尖高校,自然少不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這所中國科學院直屬大學從建校之初就一直是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尖端技術研發的先鋒。
這所高校的建立和快速發展和嚴濟慈密切相關。
在嚴慧英的記憶中,爺爺嚴濟慈對中國科大的關心和牽掛,在中國科學院系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55年,嚴濟慈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當時,新中國的建設如火如荼,人才缺口急需填補。為了解決當時“卡脖子”的問題,嚴濟慈積極倡議中科院利用自身優勢創辦一所專注于尖端技術的新型大學、一所中國真正自己辦的高校,培養科學“后備軍”。
1958年6月8日,中國科大籌備委員會成立。嚴濟慈任籌備委員會委員,他和其他科學先鋒一起,為學校制訂了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重要綱領性文件,商定招生、儀器設備、召集教師等實際問題。三年后建校成功,他與華羅庚一起出任中國科大副校長。
“當時,爺爺已年過花甲,雖然已經有幾十年未授課,但他還是滿腔熱情地回到了講臺。”嚴慧英說。
△嚴濟慈在階梯教室里為學生講大課。
此后連續六年,嚴濟慈在容納500多人的階梯教室里為學生講授《普通物理學》和《電動力學》課程。他曾經在學校的大禮堂為8個系的700多名學生上課,盛況空前,被傳為一時美談。
嚴濟慈為中國科大的創建和發展傾注了畢生精力,把中國科大當成了自己的“掌上明珠”,百般培養與珍惜。“爺爺對中國科大,是一種最深摯的愛。”嚴慧英說。
給鄧小平寫信,科大獲“新生”
1980年2月,嚴濟慈出任中國科大第二任校長。這時,中國科大早 “落腳”安徽合肥。1983年,學校發展遭遇了一次意外的“壓力”。
當年,國家決定在“七五”期間重點投資建設一批大學。12月8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大校長的嚴濟慈得知科大沒有入選重點建設高校名單。
嚴慧英回憶說,爺爺當時特別著急,當晚就給鄧小平同志寫信,難抑自己對科大的深愛之情,詳細介紹了中國科大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工作在高校中的領先地位,建議增列中國科大為重點建設大學。
出人意料的是,信件很快有了回復。
6天后,鄧小平批示:“據我了解,科技大學辦得較好,年輕人才較多,應予扶持。”
嚴慧英驕傲地說:“后來中國科大進入第二次創業階段,能夠與北大、清華等十所高校一起步入中國名校之列,爺爺的舉動有了實際效果,給了老師和學生們莫大的支持。他們一直在講,‘沒有嚴老,就沒有科大的今天’。”
嚴老上課時,食堂師傅要多做饅頭
中國科大顯然成了嚴濟慈后半生實現自己愛國報國之志的一個重要象征。
“教書育人,爺爺樂在其中。”嚴慧英說道。
在中國科大校友會上,一位老校友的回憶重新喚醒了大家對過往歲月的回憶。嚴慧英記得,那是一位六幾年的老校友,大家叫他“王同學”。
“王同學告訴我們,當年爺爺上課的時候,食堂師傅都知道要多做饅頭。因為老有學生提問,下課晚。每次下課,起碼有十幾位同學排隊問問題,為了等到這個機會,大家就要備好饅頭,怕餓。”嚴慧英回憶說。
“一堂課下來十幾個問題很正常,嚴老每次都會擠出大量的時間來解答。”王同學曾經這樣對嚴慧英說,“嚴老的精神影響了我們這一代學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好老師對學生的付出。”
“中國科大的每一個男生都想當‘愛因斯坦’,每一個女生都想當‘居里夫人’。這樣一群可愛上進的學生,叫我怎能不愛!”嚴濟慈的話再一次浮現在嚴慧英的腦海中。
“爺爺的老師對他有恩,感受到溫暖以后,他也愿意去傳遞溫暖。所以爺爺幫助自己的學生總是無私的,對學生充滿了熱情。”嚴慧英說道。
哪里有跡可循?在嚴濟慈當年赴法留學寫下的家書集《法蘭西情書》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爺爺曾受恩師何魯先生的資助留學法國。爺爺總說,沒有恩師,就沒有自己的現在的成就。所以他一輩子尊重老師,盡己所能地去回報老師,也愛護自己的學生。”嚴慧英說。
策劃:李木元
導播:康亮 周通
主持:易欣
記者:張佳琪
攝像:汪凱 杜曉航 賴仁杰
后期:賴仁杰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