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三農人物
張四春: 水產養殖戶的主心骨
張四春在挑選種魚。
在當地群眾眼里,他是兢兢業業的“老黃牛”;在領導心中,他是顆“定心丸”;在當地水產養殖戶心中,他是主心骨;在同行眼里,他是個行家里手。擁有這么多種身份的,就是云南省玉溪市水產界知名專家張四春。
自2005年擔任原云南省江川縣(現玉溪市江川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以來,張四春就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一部分用于土著魚種繁育和保護,另一大半則用在了水產養殖戶身上。通過微信群、農業信息網等推送土著魚類養殖技術,引導示范可控污智能化養殖技術,并創建了江川土著魚類公用品牌,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加劇和湖泊生態惡化,江川地區大量土著魚類相繼步入瀕危行列。其中大頭鯉是星云湖和杞麓湖的特有魚類,歷史上曾占星云湖捕撈量的60%,位居云南省傳統四大珍稀名貴魚類之列,2011年被評為云南省六大名魚之一。20世紀90年代末期,該魚種瀕臨滅絕。張四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為拯救瀕危大頭鯉,2000年玉溪市水產站與江川水產技術推廣站合作,建立了大頭鯉原種站,2001年,大頭鯉人工繁殖成功。自2002年春季起,他們培育的大頭鯉魚苗,通過人工增殖放流源源不斷地進入星云湖。張四春作為大頭鯉原種恢復項目的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負責原種站工作21年。此外,他還注重江川區漁業公用品牌創建工作,在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注冊“江川大頭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大頭鯉開拓市場、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奠定了基礎。自2009年以來,星云湖共計增殖放流大規格大頭鯉魚種32506.4公斤,5厘米以上夏花魚苗1043.5萬尾,每年新增生態大頭鯉產量6萬公斤。2011-2021年,為水庫、池塘、壩塘推廣養殖提供大頭鯉苗種8548公斤,覆蓋包括示范戶在內的養殖戶累計503戶,推廣示范養殖面積累計達891.5公頃。
作為一名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張四春積極投身基層農技推廣服務工作,一干就是33載,工作在一線,服務到一線。他的身影頻頻出現于江川區境內大大小小的水庫和池塘邊。
養殖土著魚類,雖然經濟效益顯著,但多數養殖戶卻過不了技術關。為解決這一問題,張四春利用微信群推送土著魚類養殖技術,同時通過項目支撐,使土著魚類養殖技術成果得到推廣運用。近年來,江川區畜牧水產站將大頭鯉、抗浪魚等作為主推品種,為漁民免費提供種苗和養殖技術服務。近十年來,全區通過增殖放流及推廣養殖,累計新增經濟效益2.1億元。
去年,張四春還在江川區積極推廣“工廠化”養魚——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模式,不僅實現了水產養殖智能化——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在手機上遠程操控,隨時監測主要養殖水質指標、斷電預警、自動投喂等,而且還實現了池塘、壩塘增氧技術及光合細菌等微生物制劑在水產養殖中的常態化應用。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水產 養殖 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