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國省道路穿城而過弊端凸顯 建議加快推進國省道在中小城市繞城改線工程
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近二十年來,我國的道路交通事業發展迅猛。目前,全國有國道70條,約10.6萬公里;省道更多,僅山西省境內就有22條,7891公里。密布有序的公路運輸網絡,成為發展地方經濟、方便群眾出行、提高城鄉居民幸福指數的有力支撐。
國省道穿城而過的模式難以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展,對群眾出行安全及生活影響極大
在以往的道路規劃建設中,因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相吻合,省道多穿城而過,地級市、縣城等中小城市也依托和圍繞國道、省道進行規劃和建設。全國333個地級市、2856個縣區依托交通道路的發展,城市規模得以擴大,經濟得以大力發展,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時代飛速發展,城市交通網絡得以形成。2019年,我國啟動交通強國建設。建設交通強國是我國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山西省是全國交通強國建設第二批試點省份,承擔的試點任務之一,就是“普通公路重載運輸建設”,完成涵蓋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的重載運輸全路網規劃編制,實現重載運輸在山西進得來、出得去。
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繁榮,車輛急劇增加,截至2021年5月底,全國機動車達3.82億輛,其中汽車2.9億輛。貨運車輛更趨大型化,截至2020年底,全國載貨汽車1110.28萬輛、15784.17萬噸位,載貨汽車平均噸位由上年末的12.5噸提高至14.2噸,大型貨車噸位占普通貨車噸位比重為97.5%。為此,原來的國省道路穿城而過的模式,就凸顯出很大弊端。在城市中的國省道主干線上,車流量逐年增大,大型貨運車輛、機動車及各類型車輛與人員混合通行,安全壓力驟增,對群眾的出行產生極大安全隱患。比如,108國道穿襄汾縣城而過,每年交通事故頻發,傷亡嚴重,目前限速60km/h,事故有所減少,但也還有20多起傷亡;同時,車輛帶來的尾氣排放、揚塵污染、噪音污染等,給群眾的宜居生活帶來不少負面影響。而且,城市中的國省道主干線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成為城市更好、更快、綠色發展的制約,因此,急需對縣城內國省道進行改線。
在公路建設上,原有的等級公路規劃不夠長遠,建設標準不夠高,如108國道臨汾市堯都區到侯馬市路段,從上世紀80年代起,每10年左右就需要對道路進行一次提升改造,近期又要對襄汾、曲沃、侯馬路段進行改線,需占用土地4200余畝,投資38億元。108國道山西境內全長721.5公里,途經6市29個縣區,由于規劃缺乏超前意識,勢必會因道路建設跟不上交通發展而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
科學規劃,加快推進國省道在中小城市的繞城改線工程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點上,“要致富,先修路”的發展理念仍不過時。山西省規劃:2035年高速公路總里程8418公里,國省道總里程19393公里,構建現代化主體交通網,建設交通強省。本次規劃制定有四個原則:一是加強統籌規劃,合理路網布局;二是科學把握定位,適度超前配置;三是加強補齊短板,實現供養平衡;四是技術創新驅動,注重安全綠色。到2025年,國省道公路網實現四個目標:一是優化國省道空間布局結構;二是重要節點國省道全面覆蓋;三是國省道等級結構更加合理;四是國省道路網服務更加高效。
為此,筆者建議:
一是資源整合與走共同富裕道路相結合,加快推進國省道在中小城市的繞城改線工程,為區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和諧穩定環境。結合交通強國戰略及2035年交通規劃,要科學規劃改線工程。
二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規劃要長遠,建設標準要高,加快新技術與交通基礎設施融合發展,深入推進綠色交通、智慧交通,一次修建30年不改造,不造成資源、財力浪費。
三是國省道改線工程規劃建設中“要注重一個安全,做好三個結合”,即:注重道路通行、防汛、地質災害等潛在隱患產生的安全,做好與當地城市規劃和建設相結合,與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相結合,與群眾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相結合。
四是改線工程竣工后,把原有中小城市內的國省道改造、并入城市路網,進行資源整合、改造提升,充分發揮其綜合服務功能。
(作者曹麗娟為山西省襄汾縣政協主席,徐三保為山西省襄汾縣政協黨組成員)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省道 道路 交通 改線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