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群眾日常就醫,吉林在行動
新華社長春4月5日電 題: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群眾日常就醫,吉林在行動
新華社記者趙丹丹
吉林疫情發生后,全省醫護人員精銳盡出,沖在抗疫一線。與此同時,留守在“大后方”的醫護人員日夜堅守,“黃碼”醫院、“綠碼”醫院迅速設立,急診“綠色通道”、患者緩沖病房、“3+X”大急診綜合療區不斷完善……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群眾日常就醫需求。
“綠碼”三甲醫院:急危重癥患者的“救心丸”
吉林大學三家附屬醫院是吉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疫情發生后,共派出近4000名醫護人員,沖在抗疫最前線。與此同時,三家醫院勇挑重擔守好“大后方”,全員上崗、閉環管理,撐起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重擔。
24小時,急診的繁忙片刻不減,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疾步如飛。為了保證院內患者安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設立了“3+X”大急診綜合療區模式,內科、外科、兒科的急診患者先在臨時設立的綜合療區進行過渡治療,5至7天確保絕對安全后,再轉入常規療區進行專科治療。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呂國悅在急診夜巡。(圖片由被采訪對象提供)
疫情期間,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始終保證門(急)診正常開放,共完成90余例急危重心血管疾病手術、200多例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收治急危重孕產婦453人次。
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一位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轉運而來的4歲腦瘤患者,通過醫院急診“綠色通道”、專家會診和手術治療,挽回了生命。3個半小時的手術中,一個直徑達7厘米的腫瘤被成功取出。
疫情以來,吉林大學附屬三家醫院累計門(急)診患者數量達34萬余人次,住院患者近20萬人次。“甘于奉獻、救死扶傷的白求恩精神,一直是吉林大學所弘揚的,疫情當前,所有醫護人員義不容辭。”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呂國悅說。
“黃碼”綜合醫院:隔離封控人員的“定心丸”
吉林疫情發生后,陽性感染者人數不斷上升,伴隨大量的密接人員、封控人員,這類人群具有一定的疫情傳播風險,無法正常就醫。為此,吉林省首次啟用了“黃碼”醫院。
3月10日,作為長春市第一家“黃碼”醫院,長春市第二醫院正式開診,當天即接診百余名患者。3月11日晚,“黃碼”醫院接到了一個來自封控社區的求助電話。電話中,一名已懷孕39周的孕婦出現“胎兒窘迫”癥狀,急需就診。長春市第二醫院立即啟動手術預案,長春市婦產醫院專家同時準備遠程會診。經過緊急剖宮產手術,一名6斤多重的健康女嬰在“黃碼”醫院出生。
長春市第二醫院醫護人員與患者交流。(圖片由被采訪對象提供)
急性心梗、腦卒中、心力衰竭……開診以來,長春市第二醫院已累計接診各類患者8000多人。近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北湖院區新增為“黃碼”醫院,收治能力再次提升。
“黃碼”專科醫院:特殊人群的“護心丸”
57歲的孫女士家住長春市寬城區,患尿毒癥已有8年,每隔2天就需要透析一次。幾天前,孫女士的定點透析醫院被征用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她被轉到康萊爾血液透析中心繼續接受治療。由于家住在封控區內,社區網格長安排專用轉運車“點對點”送醫。
長春康萊爾血液透析中心是一家民營醫療機構,4月1日,長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公告,將其增設為“黃碼”專科醫療機構,專門為隔離和封控區的透析患者服務。
據長春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長春市多家綜合醫院可進行透析治療,下一步,還將繼續挖掘資源,進一步緩解血液透析床位不足的現狀。3月26日,"黃碼"專科醫院吉林國健經開婦產醫院開始接診,4月5日凌晨,接診后的第52個嬰兒呱呱墜地。"新生代表希望,愿吉林早日戰勝疫情。"吉林國健經開婦產醫院院長李杰說。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醫院 疫情 患者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