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 聞 >時政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生態立省”,海南正在這樣努力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生態立省”,海南正在這樣努力
新華社海口4月13日電 題:“生態立省”,海南正在這樣努力
新華社記者柳昌林、王暉余、陳凱姿
4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了解海南保護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情況,并強調“海南以生態立省”。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這一片海上綠洲和這一汪湛藍海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
總書記關心的“生態立省”,海南正在進行怎樣的努力?
修復“生態傷痕”
陵水黎族自治縣濱海,新村潟湖、黎安潟湖水光瀲滟,從空中俯瞰,兩個潟湖宛如明媚的“雙眸”。小艇駛向湖面,碧透的水中一眼望見海草搖曳。
幾年前,這里漁排擁擠、岸灘臟亂、水質渾濁。2016年以來,陵水啟動“藍色海灣”整治。隨著“轟隆隆”巨響,起重吊機擺動長臂,數百個漁船、排筏應聲上岸。站在潟湖旁,黎安鎮鎮長劉召禮感慨:“‘眼睛’重新被擦亮了!”
海南島1900多公里的海岸線迂回環繞,在風蝕浪涌中孕育了大大小小的海灣。近年來,海南多個市縣開展增殖放流、灘涂清理和樹木補種等行動。白鷺回來了,游客也來了。
海南的綠,最濃在濕地。20世紀后期以來的圍墾開發,曾讓紅樹林面積減少萎縮,部分濕地生態面臨危機。
“你看,它們長出新苗來了。”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00多公頃濕地泛起綠光。林業科研員馮爾輝指著前陣子才種下的瀕危紅樹物種紅欖李,一臉欣喜。
2020年12月23日,鷺鳥在海南東寨港栽種好的紅樹林內活動。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退!養殖企業關停搬遷;關!旅游項目整頓清理;替!重新圍堰還濕于民。如今,當地紅樹林如綠色胭脂“濃妝淡抹”,超過32萬公頃的濕地重煥生機。
由海向陸,海南前些年留下的“生態傷痕”,也正在實現“愈合”:在三亞,近海水域投放人工生態礁后,“水下荒漠”長出了大片珊瑚;在海口,部分長期黑臭的城鎮內河湖經過治理,迎來了久違的清澈;在東方,坑洞遍布的采石場,披上了綠衣;在文昌,一度滿目瘡痍的垃圾山被封存,建成了供村民游憩納涼的公園……
2021年9月27日,經過生態修復的三亞蜈支洲島海域珊瑚叢生。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2017年和2019年中央兩輪環保督察發現海南一些問題。海南嚴格落實生態環境要求抓整改。截至2022年3月底,全部整改任務已基本“清零”。
強化生態根基
“15941”。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景區廣場,一塊實時監測負氧離子數的顯示屏尤為矚目。在護林員王振明介紹中,這里的雨林奇觀和好環境引來游客連連稱贊。
2022年4月12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核心區域五指山,熱帶植被類型多樣。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熱帶雨林,海南最主要的生態屏障。“海南在中部山區劃出道道紅線,將約七分之一的陸域面積‘圈進’了國家公園保護區內。”海南省林業局副局長劉強說,山里農民搬出來,小水電站退下來,電子圍欄架起來,“雖然‘犧牲’了短期GDP,卻守護著一座巨大的生態‘方舟’”。
這座“方舟”,托起了海南長臂猿等多個瀕危物種。去年在法國馬賽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恢復的“中國案例”,獲得專家點贊。
最近,海南長臂猿又新添嬰猿,種群數量恢復至5群36只。護林員劉輝勤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布喜訊。
2020年8月23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熱帶雨林里,一只懷抱幼崽的雌性海南長臂猿棲息在樹上。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新鮮空氣,是海南的招牌。“連續兩年來,海南PM2.5控制在每立方米13微克,是歷史最低水平。”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毛東利說。
在已經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情況下,海南仍“自我加壓”,提升“氣質”,嚴管、嚴查、嚴罰污染行為。“我們成立了大氣污染防治全鏈條工作專班,在降低PM2.5指數上‘0.1微克、0.1微克地爭取’。”毛東利說。
青綠鑄底色,“去白”增亮色,海南白色垃圾等固體廢棄物源頭預防提上日程。
2020年12月,海南率先以立法的形式實施禁塑令,一年共立案4102宗,查扣違規制品2000多萬件。在商超、在景區、在樓宇和大街小巷,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逐漸取代傳統塑料產品。
海南綠色建筑“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80%以上”,這將進一步消除固體建筑垃圾公害。
垃圾分類從嚴開始,“無廢城市”試點推進,“六水共治”全面開局……海南持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提亮“青綠”底色
建筑屋頂鋪滿光伏板、窗戶玻璃“曬太陽”發電、集成系統收集雨水澆灌花草……在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江東新區,一批高科技環保設施陸續“上架”。
“這里準備打造一個低碳‘未來之城’。”施工現場,從新加坡回國的設計師崇麗娜看著手里的設計圖紙告訴記者。
2021年11月13日,海口江東新區一個基于環保理念設計的項目正在建設。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在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環保、節能、低碳、零排放,既是招商引資的“入門檻”,也將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標配件”。
在海南生態軟件園,園區流水潺潺,茂林修竹。“在公園里工作,在生活中創新”成為軟件園亮麗名片,目前進駐企業上萬家。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全占軍說,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近年來海南創新多項生態環境保護舉措,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表率。
2018年,海南率先對全省三分之二的市縣取消GDP、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把生態環保列為“一票否決”事項;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等多個法規。
截至目前,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多規合一’集成改革和應用”“環境資源巡回審判機制”等9項創新機制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2020年10月6日,游客在三亞市大東海游玩。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2021年,海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8%以上,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增至278種,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
一個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海南島正在走來。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海南 生態 習近平 總書記 生態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