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張云勇:科技自立自強要以人為本、以教育為本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實體經濟是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石,是保就業、促民生、穩經濟的根本保障。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6.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的穩步增長,高新技術產業的較好發展,顯示了我國實體經濟所具備的堅強韌性,更映射出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高質量現代化發展驅動力。
新時代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方興未艾,以5G網絡為代表的新基建成為經濟社會的信息大動脈,持續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發展進程。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加速建設,已建成1個國家中心、10個行業分中心,匯聚29億條工業數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個,連接設備超7800萬臺。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應用范圍向鋼鐵、機械、電力、交通、能源、物流等40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加速滲透。
作為通信央企,中國聯通亦在云南通過智慧物流、5G網聯無人機、智慧防疫等為西南陸海新通道的建設貢獻力量。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創新融合、雙輪驅動更為未來國家經濟發展規劃了新的藍圖。
當前,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沖擊,中國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創新融合與行穩致遠不僅需要把握戰略、理論、政策的開放融合于獨立研判,更需要發力實踐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市場健康協調,從而加快實現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落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在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間,中國科技創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在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5G通信等領域取得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正不斷驅動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不斷加速著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步伐。
在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也更需清醒地意識到,中國的科技創新事業仍然面臨“兩萬五千里新長征”,在半導體制造、操作系統研發等“卡脖子”領域亟須扎根深耕、奮起趕超。
圍繞科技創新,我有如下思考和建議:首先,科技自立自強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史證明黨的領導是我國步入科技強國行列的決定性因素,在“向科學進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一系列高瞻遠矚的戰略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提出“科技自立自強”,這表明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并堅強引領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方向,引領科技事業的歷史性、整體性重大變化。
其次,科技自立自強要以人為本、以教育為本,立德樹人,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培養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要立足基礎研究,遵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論本質,尊重人才,賦能人才,讓人才坐穩冷板凳,下得苦功夫,深入無用之用,啟迪有用之用。
最后,科技自立自強要在倡導全球合作的基礎上,堅定文化自信,展現中國特色。以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趨勢不可逆轉,中國科技自立自強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意志為導向,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國際合作創新引領,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矢志不渝、篤行不怠、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本文作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云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張云勇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