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全國政協委員劉建國
人民政協網3月1日電(記者 范文杰)“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這段時間主要是集中精力整理思路,再抓緊時間調研完善提案內容。”2月中旬的一天,住寧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寧人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建國從調研現場回到律所,顧不上休息,又拿出了準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的提案進行修改。
劉建國有很多身份:中華全國律協常務理事,寧夏回族自治區律師協會會長,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律顧問,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法律咨詢委員會委員,人大法律咨詢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全國優秀律師。有幸成為新一屆的全國政協委員,劉建國倍感珍惜與榮幸:“這不僅僅是一份政治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當日,記者跟隨劉建國走訪銀川市律師協會、銀川天元錳業大廈等地,就他所關注的優化民政社團管理與行業自律管理沖突、錳基新材料產業等方面內容進行深入調研,大家表達、傾聽、互動,為了更好破解行業發展、新材料產業發展以及數字信息產業發展之題。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劉建國對錳產業的發展很是關注。
錳是工業生產必需的基礎性大宗原料礦產之一,是國民經濟和現代國防不可替代的基礎材料和戰略資源,也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原料,廣泛應用于鋼鐵、冶金、有色、電子、化工、航天、軍工等行業,在新能源電池、半導體芯片、超級鋼、石墨烯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重要性愈加凸顯。“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錳資源消費國和進口國,也是最大的錳產品生產國,已建成全球最完整、最大規模的錳產業體系。”
“然而我國錳礦資源稀缺,已查明儲量僅占全球總量的5.6%,且品質較差,品位大于30%的富錳礦僅占5%,其余95%為貧錳礦,錳資源對外依存度超過90%,近五年錳礦石年均進口量超過3000萬噸。”劉建國認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錳產業發展新趨勢,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錳資源供給體系,實施錳資源戰略儲備,加快儲備基地建設,對于保障我國初級產品供應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此,劉建國計劃和住寧全國政協委員何曉勇聯名提交提案,建議將錳礦石和錳錠納入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品種目錄,建立國家主導、企業參與的錳資源戰略物資儲備體系,同時,利用寧夏中寧縣良好的基礎條件,布局建設金屬錳國家級戰略物資儲備基地,加快推進當地年產300萬噸高純硫酸錳項目投產達效。
采訪劉建國,能深切感受到兩種角色在他身上的呈現:身為一名律師,為農民工討薪、為殘障兒童提供資助、為老年夫妻依法維權……盡應盡的責任;身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深入基層一線調研,為履行好職責、反映好民意做足準備。
談及今后的履職,劉建國表示,要多下基層調研,多與老百姓接觸。“要踐行‘國之大者就是責之重者’的使命要求,走出去、沉下去,把社會各界真實的聲音反映上來,積極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