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張文敬 雷蕾)“據統計,我國各類罕見病患者約有2000萬人,每年新增患者超過20萬人,盡早診斷、提高診療水平和藥物的可及性,仍是罕見病保障的重要環節,建立多層次的罕見病醫療、藥品和社會保障機制十分必要。”2月28日是第16個國際罕見病日,讓罕見病患者得到更好的診療和保障,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好醫生”彭軍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深夜,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中心9樓辦公室的燈還在亮著。作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實驗血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彭軍結束了一天繁忙的門診和查房后仍然在忙碌——閱讀文獻、寫文章、思考患者的治療方案、批改學生的論文……
血液科是罕見病較多的科室,堅守臨床29年,彭軍接診過很多罕見病患者。“由于多數罕見病是遺傳性疾病,要靠基因檢查確診,而且發病人數很少,目前能夠診斷、成體系治療的醫療中心非常少,多數基層醫院缺乏相應的診治能力,罕見病患者往往經多方診治、輾轉多地才能確診。”為此,彭軍建議,以國家罕見病診療中心為核心,結合各省常見的罕見病病種,組建專業的人才隊伍,打造以診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省級罕見病診療中心,使患者不出省就能得到更加專業的治療。
“每個人都不應該被放棄。”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罕見病診療,不少罕見病藥品已被納入醫保,極大減輕了患者的看病負擔。在2021年醫保談判中,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從70萬/針降至3.3萬/針,“靈魂砍價”使得SMA等罕見病受到廣泛關注。
“僅靠國家醫保準入緩解罕見病用藥難題,仍然不夠。”彭軍舉例說,“依然有很多罕見病治療用藥非常昂貴,比如血液科用來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的一種特效藥,尚未納入醫保,病人一年花費達160萬元左右,高值罕見病藥品進入醫保需要走的路更加漫長。”彭軍認為,保障罕見病用藥,需要多方發力,構筑多層次的用藥保障體系,建立科學適宜的罕見病高價值藥品醫保準入評估機制。
“希望國家層面能設立關于罕見病保障的專項基金,鼓勵有條件的省份探索建立罕見病專項基金……”今年兩會,彭軍在多年臨床經驗基礎上,經過多方調研,精心撰寫了提案,準備在“充分發揮基本醫保基礎性保障作用”“加強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對罕見病的保障”“探索建立罕見病保障專項基金”等方面提出建議,各方共同努力提高罕見病保障水平。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第二批罕見病目錄”的制訂工作,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罕見病病種擁有規范的診療和用藥方案,就在2月19日,中華醫學會罕見病分會成立了。作為山東省罕見疾病防治協會血友病分會首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軍相信這會對罕見病診療起到很大推動作用,“讓‘罕見’被‘看見’、被關愛,我將和醫藥衛生界的委員們一起探討共同完善,為推動建立罕見病多層次保障體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