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劉洋 王雙)一顆柑橘從樹上落地,可以產生多大經濟價值?柑橘皮可制作陳皮,果肉可做成罐頭,還可從柑橘提取果膠、類黃酮、香精油、辛弗林等功能成分,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化妝品、保健品等領域……
住湘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單楊在接受采訪時,以一顆柑橘為例,算了一筆經濟賬。今年全國兩會上,他準備就農產品貯藏加工和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言獻策。
“果膠以前依賴進口,現在我們可以生產,也可以賣到國外去。”作為果蔬貯藏加工與質量安全領域的食品工程專家,單楊從事食品加工研究已有三十多年。在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他曾主持研發“柑橘加工副產物高效轉化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項目,促使中國柑橘果膠和香精油進口價格大幅度下降,并逐步替代歐美進口產品。他還帶領團隊創新研發柑橘加工原料綠色貯(凍)藏技術,解決了柑橘加工原料不能周年供應的瓶頸。通過物理的、綠色的方法延長保鮮時間,為果農和企業帶來更多收入。
“湖南是柑橘資源大省,中國類黃酮的市場份額也占到國際市場的80%以上,然而終端的產品卻還是由一些國外品牌在做,這一步還是有差距。”如何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真金白銀”,帶領廣大農民增收致富,是單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從柑橘的生理落果里面提取到了高抗氧化活性的類黃酮,出口到國外,一公斤可以賣到2000多元,其實像這種落果,從前就是廢品,沒什么經濟價值,但現在,我們對這些落果進行收購,農民每畝地就可以額外增收1000多元。”單楊認為,可以探索在主產區把農產品的生產與貯藏加工業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就近帶動更多村民回鄉就業,還能進一步帶動餐飲、包裝、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動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并強調“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產地下沉、向園區集中,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統籌布局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在單楊看來,一號文件為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劃出了重點。要探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思考如何把第一產業即種養殖業在做大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把當前發展較弱的第二、三產業即農產品貯藏加工業和流通業做大做強。通過打通農產品從生產到精深加工,再到流通的“內循環”,從而打通鄉村振興中的產業化渠道。
去年12月,洞庭實驗室(食品工程與安全)揭牌成立,單楊被任命為洞庭實驗室主任。“我們的團隊和科研隊伍希望通過這類平臺和機構,為湖南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撐。尤其是圍繞湖南的大宗農產品,如糧食、油料、畜禽肉類、果蔬類等的精深加工,甚至是人類大健康方面,去做一些前沿性的、前瞻性的工作,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起來,攻克目前的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單楊說。
作為新一屆的全國政協委員,他表示,下一步還將圍繞農產品的貯藏加工,到基層的龍頭企業、農產品食品加工企業進行深入調研,探尋如何從政策、科技和平臺建設方面發力,進一步推動該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