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題:凝心聚力,共襄民族復興歷史偉業——來自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分組審議現場的報告
新華社記者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5日分組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來自34個界別的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對報告進行認真審議。
委員們認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與時俱進推進人民政協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人民政協事業展現新氣象新面貌,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把牢正確方向 發揮制度優勢
“報告實事求是、統一思想、提振士氣、催人奮進。”審議現場,來自民進界別的張金英委員開門見山。
常委會工作報告從7個方面回顧了十三屆全國政協的工作,用“五個必須”總結了主要體會,并對今后工作提出建議。
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委員對報告開篇“極不平凡的五年”這一表述很有共鳴: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把握政協的性質定位,聚焦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政協的特點和優勢,強化委員的責任擔當。
首次召開中央政協工作會議、首次召開政協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建立每年一次的中共黨員常委會議制度、建立黨員常委履職點評制度……
浙江省政協主席黃莉新委員說,過去五年,人民政協工作呈現出新氣象、新作為、新風貌。“事實證明,黨的領導越是堅強有力,人民政協事業就越能蓬勃發展,政協制度優勢就越能充分彰顯。”
“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組織開展議政活動35次;緊扣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報送情況反映、意見建議3500多條……
常委會工作報告中的一串串數字,是五年來政協委員履職之路的記錄,也是全國政協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一個縮影。
“胸懷‘國之大者’、聚焦‘民之關切’,選準建言獻策的題目,努力交出新時代合格的委員答卷。”知乎董事長周源委員說。
經過深入調研,周源今年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知識開放推動全民共享“數據紅利”的提案,建議進一步打破“數據孤島”。
緊扣發展大局,扎根專業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委員近年來提出多份提案和建議,內容涉及農村醫學科普、心血管疾病預防、心梗急救科普等,其中許多意見已經體現到國家有關規劃政策和舉措中。“要扎根專業、精準建言,真正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增強履職本領 提升協商質量
經常性開展提案辦理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建立參政議政人才庫,創設專家協商會,組織跨界別跨領域專家委員圍繞共同富裕、基礎教育、農業農村現代化等開展小范圍多輪次協商74場……
審議現場,委員們點贊人民政協豐富協商形式、優化協商程序、提高協商能力的各項舉措,并紛紛建言:“要讓議政協商的含金量越來越足”“沒有扎實的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政協沒有名譽委員,只有責任委員”……
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職最直接的方式。五年來共收到提案29323件,立案23818件,辦復率99.8%。
福建師范大學校長王長平委員今年帶來了一份關于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作為新任全國政協委員,王長平深感責任重大:“要時刻牢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
十四屆全國政協新設置了“環境資源界”這一界別,80余位委員齊聚北京。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余國東委員正是其中一員。
“這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之舉。”余國東說,新界別的設立增強了環境資源領域的履職力量。新界別當有新作為,余國東今年準備了5份提案,期待同大家共同探討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妙計良方。
高質量建言獻策,需要高水準能力提升。
建成委員讀書智能平臺、全國政協書院等線上線下學習載體,開設147個主題讀書群,委員參與率達98%……審議現場,很多委員都提到讀書活動,一些連任的委員還分享了收獲與感悟。
“讀書交流與協商議政相結合、提升本領與凝聚共識相統一。”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磊委員說,期待繼續以書會友,和大家一起錘煉思想、提升能力。
廣泛凝聚共識 邁向嶄新征程
凝心聚力,共襄民族復興歷史偉業。常委會工作報告讓山西省委統戰部部長徐廣國委員備受鼓舞。“要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落實到統戰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把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激發出來、匯聚起來。”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把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委員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做到議題選擇準、情況調研透、協商內容精、議政質量高,在同心同向的真誠協商中有效增進各方共識,切實把二十大精神貫徹到工作謀劃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布朗族的張敏委員是云南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教師,在脫貧攻堅戰中,她和同事們積極推動職業教育普及,培育實用技能人才,帶動當地脫貧致富。如今,闊步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張敏更加深切感受到新一代青年對黨和國家事業的信心與熱情。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作為一名教師,我要繼續做好本職工作,讓邊疆的青年一代更好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凝心聚力、同向而行,共同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歷史責任。”張敏說。(記者鄭明達、劉開雄、施雨岑、高敬、董瑞豐、魏玉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