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 7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關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說明,委員進行大會發言。
3月7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錢智民委員作大會發言。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錢智民: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提升國有企業產業引領和創新能力。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和“壓艙石”,在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實現創新引領和服務國計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內外部發展形勢的深刻變化對強化國有企業政治、經濟、社會“三大責任”提出了新要求。站在全新的歷史階段,國有企業在產業引領、科技創新、公司治理方面還面臨著一些挑戰:
一、 國有企業的產業引領作用還需進一步發揮。盡管國家層面對產業鏈建設有明確要求,但是部分國有龍頭企業對如何發揮平臺引擎和輻射作用尚未形成清晰的認識和路徑。部分國有企業受“甲方思維”主導,主動作為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強,與上下游企業還未形成協同效應。
二、 部分國有企業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增強。一些國有企業對科技創新重視程度不夠,在本產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不強,盡管近年來已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但對照一流企業還有差距。在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22年全球研發投入前50強榜單中,5家中國企業入圍,僅有1家是國有企業,而華為公司的研發投入就相當于央企1萬億研發總投入的14%。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角度看,國有企業面臨創新驅動轉型的挑戰。
三、 國有企業董事會“定戰略”職能需進一步加強。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必須立足國家戰略,堅持創新發展,進入一些前所未進的領域,需要董事會在履職過程中堅持聚焦長遠,“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一體推進。在做決策方面,除了項目投資的微觀決策,更需關注涉及國家、企業中長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決策;在防風險方面,除了防控具體項目的經營風險外,還要防范戰略誤判的風險。
為此,建議:
第一,積極發揮產業引領作用。國有龍頭企業應心懷“國之大者”,充分發揮引擎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主動與產業鏈上下游的科研機構、高校、民營企業積極溝通,構建產業鏈發展聯盟,牽頭建立協調會商和利益共享機制。各類國有企業可以更加主動作為,發揮市場優勢和資金優勢,通過戰略合作、參(控)股等方式,與產業鏈中小企業建立伙伴關系,提供更多產品和技術的應用場景,共同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第二,加快推動創新型國有企業建設。在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利用管理和技術優勢,在部分社會資本看不到、不敢做、不想做的關鍵領域,整合集聚創新資源,攻關“卡脖子”技術,布局戰略性前沿技術,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綠色制造、生物醫療、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賦予企業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加大激勵力度。
第三,完善董事會職能定位與運作機制。在平衡好國家長期利益和企業短期經營風險時,應更加注重發揮董事會在“定戰略”方面的作用,圍繞事關長遠性、全局性問題,在兼顧“防風險”這一“踩剎車”職責的同時,也要履行好“踩油門”職責,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要,提升局勢預判、危機應變和動態調整能力,實現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三重定位的統籌兼顧。同時,將激勵創新、激發活力等指標納入董事會履職評價體系,出臺履職容錯糾錯機制,讓董事會在企業創新發展中“敢于拍板”“拍得了板”。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要勇于擔當起“三大責任”,以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不斷深化改革,創新見效,提高核心競爭力,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