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新委員,但是談到人民政協和履職工作,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李興鋼并不見陌生。“作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我一直努力參與社會調查研究,為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今年作為工會界別的新委員,我將立足本職工作,從建筑行業和學科的角度,為國家建言獻策,為人民代言發聲。”
讓建筑表達中國的獨特文化
從“鳥巢”工程設計主持人到北京冬奧會主要場館總設計師,李興鋼親歷了北京這座“雙奧之城”奧運場館的誕生與成長。長城腳下、媯水河畔的冬奧明珠——延慶奧林匹克園區,無疑是他的另一個杰作。
延慶賽區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其核心區山高林密,谷地幽深,地形復雜,建設用地狹促,李興鋼形容其為“最具挑戰性的冬奧賽區”,想要實現“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設計理念,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延慶冬奧村場地進行踏勘時,我們發現了場地地形圖里有沒有被標記的古村落遺址,所以我們當場決定修改設計,把遺址完整保留,將其變成延慶冬奧村里的一個遺址公園。”李興鋼表示,這樣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歷史遺產,留住記憶和鄉愁,同時也能夠向全世界運動員展現中國的山村文化和人居環境。
漫步在李興鋼建筑工作室,能夠看到他親手繪制的大幅設計草圖,崇山峻嶺間,融合著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雪飛燕”“雪游龍”格外引人注目。
在李興鋼看來,文化是城市設計、建筑設計的“根”和“魂”。“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體育場‘鳥巢’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國家形象,一種站在世界舞臺上的姿態和雄心,無疑是宏大而彰顯的;但到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已經不需要再通過建筑形象來展現國家偉大和民族強盛,而是要反映中國的獨特文化以及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等體現人類命運共識的理念,在低調而消隱的冬奧場館中傳遞的是另外一種自信。”
“中國建筑要走上世界的舞臺,必須有兩樣東西,一是要在現代化方面和國際接軌;二是一定要有中國自己的特色文化。建設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探索中國式現代建筑。”李興鋼表示。
基于此,李興鋼結合自己從業近30年的經驗,分享了他的思考:“比如說我們如何能在反思源自西方的現代建筑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加強建筑領域的基礎研究和理論體系創新,探究和揭示建筑與環境交互設計的科學規律?”“如何能夠把水利工程跟流域內城市、建筑、景觀的生態設計有機結合在一起,改善更大范圍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在存量城市的發展中,通過對城市建筑中歷史文化遺產的多尺度保護,向世界揭示中華文化的綿延生命力?”……
建言農村屋頂光伏發電,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長期以來,節能降碳的主戰場都在工業、能源、交通等領域,農業農村的減排問題并未得到足夠重視。“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3次提及光伏發電,提出鞏固光伏扶貧工程成效,在有條件的脫貧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推進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設。”李興鋼表示,在“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戰略雙重加持下,利用大量的農村農房空置屋頂建設光伏發電系統,是推動農村減排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李興鋼進一步解釋,“利用廣大農村地區大量閑置的建筑屋頂空間資源和靈活用電資源,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發展‘產儲調消一體化’的屋頂光伏系統,實現農戶光伏產權和空間產權統一,建設農村新型電力系統,推進落實我國能源系統轉型,既能夠有助于‘雙碳’目標的實施、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同時又能夠讓農民增加可觀收入、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能為基層的人民群眾呼吁些什么”“結合自身行業領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作些什么貢獻”是成為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后,李興鋼一直在思考的兩篇新“文章”。他表示,“新角色、新舞臺、新使命,我會抱著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態度,腳踏實地多調研,參政議政獻良策;也將繼續抓緊有限時間努力完善提案,力爭提出更多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