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委員記者 劉林 洪偉
特邀委員記者 劉林 洪偉
█ 背景:人口老齡化已經日趨嚴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如何建設老年友好社會,特別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全國兩會期間,兩位教育界委員劉林、洪偉與兩位來自醫療行業的全國政協常委黃宇光、全國政協委員楊杰孚進行了探討。
劉林、洪偉:現在大家普遍關注,如何建設老齡友好型社會,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
黃宇光:今年我提交的提案就是關注如何建立更多老年友好型醫院。兒童看病,有兒童醫院,老年人看病,也應該有老年醫院。但現在老年醫院太少了。調研顯示,我國有3074家二級醫院,其中大概519家二級醫院運營狀態不良、病源不足,這與北京大型的公立三甲醫院人滿為患形成鮮明對比。我建議,國家要鼓勵支持二級醫院轉型升級成為老年康復型醫院。在此基礎上,促進醫療資源下沉,避免大醫院對基層醫院的“虹吸現象”。醫保制度要向老年人就醫用藥方面傾斜,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醫療和用藥優先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建議將老年卡智能化升級,方便老年人掛號、約診、看病、開藥,以及后續的診療等,實現“一站式”醫療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實實在在的方便。
楊杰孚:我的提案關注臨終老人的安寧療護。高齡老人的疾病往往不可逆轉,醫生在此時要以緩解病人的癥狀、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為主。同時,要制定標準,區分哪些情況是以延長壽命為主,哪些情況是以緩解疼痛或者改善生活質量為主。
除此以外,老年人看病難、住院難的問題在某些地區還比較突出,我想可以通過大力推動分級診療來加以緩解。首先,分級診療最重要的是要強基層,增加基層醫生的人數。全科醫生是必須要大力發展培養的。其次,要提高診療質量,我們的一項舉措是建立形成中心,比如心衰的分級診療,通過中心來推動分級診療。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和大醫院存在差異,有的藥物治療、隨訪、預防沒問題,但是手術不能做。所以我們要有標準,什么病在大醫院治療,什么病在基層。另外,不同的專業不能一把抓,要充分調動各行業的專家,來制定自己專業的分級診療標準,并面向基層醫生開展培訓。第三,加強對患者的教育,很多老年人四五點鐘起來排隊掛號專家門診,其實許多都可以在基層醫院解決。但是他們不知道,所以要加強宣傳教育。
劉林、洪偉:合格的醫生怎么培養?
楊杰孚:在我看來,要加大力度培養全科醫生,使二級醫院配備更多的全科醫生。也要直面現實,加大宣傳,吸引年輕人對老年醫學的關注。
黃宇光:現行的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進展順利,必將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年輕醫生隊伍,縮小不同地區和不同級別醫院之間醫療水平的差異,同時,大型公立醫院對基層醫院的持續幫扶顯得十分重要,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好醫生是需要時間和臨床經驗積累的,醫療人才的培養周期非常長,往往年紀越大的大夫經驗越豐富。可以根據本人自愿和雙向選擇的原則,適當延長醫療人才隊伍的退休年齡。
(委員記者劉林系國家督學、北京城市學院校長,洪偉系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邀請支持:本報記者 賀春蘭 實習生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