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全國兩會精神看落實丨抓開放·促創新·強治理——上海集聚高質量發展動能
新華社上海3月28日電 題:抓開放·促創新·強治理——上海集聚高質量發展動能
新華社記者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同時,他就“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者、創新發展排頭兵,上海各界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將全國兩會精神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
抓開放:打造金融集聚“第三極”
上海東南角,長江和東海交匯之處,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記者看到,這里一個個投資項目正加緊推進,現場塔吊林立,集裝箱卡車來回穿梭。
回到工作崗位后,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國華第一時間將全國兩會精神帶給園區開發者,“今年臨港新片區的重點工作就是深化‘五自由、一便利’制度型開放體系,把總書記強調的‘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要求落到實處。”他說。
從推動全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投產運行,到落地國內首單外資班輪公司“沿海捎帶”業務;從建設全國唯一的特殊綜合保稅區,到率先試點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這些年,臨港新片區以開放精神創造多個“第一”。對于進一步推動更多首創性改革和引領性開放,袁國華信心滿滿。
拿起一份地圖,袁國華指著臨港標志性景觀滴水湖附近的一塊區域說,這是新片區重點開發的滴水湖金融灣。“談到上海的金融區,大家首先會想到陸家嘴、外灘。如今,滴水湖金融灣正在全力打造上海‘第三極’金融集聚區。今年,我們將瞄準跨境金融、科技金融、航運金融等領域,吸引更多外資機構在臨港布局,展示中國高水平開放給世界帶來的新機遇。”
促創新:讓“智造”不斷升級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全國9000余家織廠、逾60萬臺織機的運行信息,濃縮于一套工業互聯網系統中。在位于上海北外灘的致景科技公司,點開一個大屏,就能清楚看到位于江蘇吳江的一臺織機的實時運行狀態。
致景科技公司成立十年來,專注于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紡織服裝縱向一體化的數智化服務平臺。針對產業鏈上游生產環節,公司成功研發出“飛梭智紡”工業互聯網系統,通過把物聯網設備安裝到織機上,身在上海,就能精準掌握千里之外的機器運行狀況。當平臺上有客戶發出面料生產需求時,系統可以對供需雙方進行精準匹配、智能派單。
“打個比方吧,織布廠就好比‘滴滴’司機,可根據自身生產能力判斷是否接單。”致景科技公司副總裁管瑞峰說,這一系統的研發,極大助力傳統紡織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對我們是很大鼓舞,堅定了我們走創新發展之路的信心。”管瑞峰表示。
他介紹,企業新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檢測設備,可通過攝像頭檢查紡機是否斷線等,進而給布料定級。“幫助傳統制造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未來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強治理:夯實人民幸福“根基”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
從北京回到上海,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張軍萍就開始準備業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占地約1平方公里康城社區是上海最大的開放式社區,有286棟樓宇、逾3.6萬名居民,像一座“微型城市”。張軍萍認為,實現群眾自治與共治,是治理好社區的關鍵。
“張書記,我要報名參加這一屆的業委會選舉。”“請問,你干過什么工作?”“我以前在單位從事管理工作,部門里有十幾號人”……日前,康城社區的一位居民來到張軍萍辦公室,自薦參加新一屆業委會成員選舉。
張軍萍告訴記者,康城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高,要選出被居民廣泛認可的業委會并不容易。“業委會成員需要具備專業背景,比如懂工程、財務管理等等,還要會做群眾工作。為此,我們鼓勵參選居民拍攝短視頻,展示個人特長和服務社區的金點子,提升全體居民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選出真正代表居民意愿的業委會。”
“習總書記強調,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要落實這一重要指示精神,我們社區當下的重點,就是全力做好業委會的換屆選舉工作。”(記者何欣榮、郭敬丹、龔雯、黃安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