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回眸2023:鄉村文化步履鏗鏘,精彩紛呈

2024年01月04日 11:24  |  作者:崔現芳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3年,鄉村文化頻現高光時刻、溫暖瞬間,我們欣喜地看到:“村BA”“村超”等“村味”體育活動走進全國人民的視野,大放異彩;律動在村頭巷尾的廣場舞,越來越有藝術范和時尚感;接地氣的特色“村晚”,塑造著鄉村的文化氛圍;全民閱讀,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和知識的力量;凝結著工匠精神的非遺手工藝品和技藝展演,深受消費者歡迎;蓬勃發展的鄉村旅游,讓城鄉群眾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更加豐盈;藝術鄉建用美的力量點亮著鄉村,讓鄉村更美好;傳承千百年的農業文化遺產閃耀著中華傳統智慧之光,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優化,村民文化獲得感更強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的小村旁……”夜幕降臨,在遍布山西城鄉的大小文化廣場上,“山西民歌+廣場舞”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山西省文化館利用山西民歌曲調優美、豪放質樸、易于傳唱的特質,將《人說山西好風光》《桃花紅杏花白》《大紅公雞毛腿腿》《看秧歌》《繡荷包》《割莜麥》等山西民歌改編、創作成32首具有濃郁山西特色的廣場舞,通過文化館系統在全省進行培訓和推廣。這些民歌廣場舞廣受群眾喜愛,在山西各地迅速掀起“民歌廣場舞熱”。山西民歌與廣場舞的融合,既讓民歌回到老百姓中間,也給廣場舞賦予了豐富的地方色彩,提升了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

這一年,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供給更加充足,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村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各地深挖文化資源,積極改造公共文化設施,創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形成了富有鄉村特色、適合地域發展的服務模式。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和機構作為重要服務陣地,其功能的盤活也為鄉村文化注入新活力,提高了村民的參與積極性和文化獲得感。

2023年9月,束忠琴等22人入選“鄉村閱讀榜樣”名單。不斷涌現的鄉村閱讀榜樣、閱讀推廣人、文化鄉賢、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書香家庭等,發揮榜樣示范帶動效應,點燃大眾的閱讀熱情,使閱讀成為一種廣受推崇的生活方式。每到周末,公共圖書館、實體書店、農家書屋,或文化禮堂、書院、書吧,都會變成愛書人的聚集地,讀書會、文化沙龍等文化交流活動不斷上演,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日益堅實渾厚。

而今,隨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優化、觸手可及,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充實。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用光影照亮鄉村星空;“送戲下鄉”讓老百姓在田間地頭也能看到好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持續加強,城鄉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在線享受文藝展演、藝術慕課、專題講座等公共數字文化產品;“村晚”在各地廣受喜愛,2023年,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活動線上線下累計參與人次達到1.3億……

鄉村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綜合效益日益彰顯

前不久,江西篁嶺村、浙江下姜村、甘肅扎尕那村和陜西朱家灣村入選2023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名單,加上此前入選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遞村、廣西大寨村、重慶荊竹村,我國入選鄉村總數達到8個,位列世界第一。這些登上世界舞臺的鄉村,成為鄉村旅游推動鄉村蓬勃發展的縮影,也是展現生態佳、產業好、生活美的中國和美鄉村新面貌的一扇窗。

這一年,中國鄉村旅游產業跑出了復蘇加速度。2023年開春以來,群眾出游熱情高漲,鄉村游異常火熱。鄉村的慢生活和松弛感成為治愈城市青年的“特效藥”。

在位于中越邊境的廣西大新縣堪圩鄉明仕村,游客們乘著竹筏,沿著明仕河欣賞連綿起伏的群山,聆聽壯家婉轉動聽的山歌;在內蒙古的莫尼山非遺小鎮,開料、描圖、雕刻……游客們拿著工具按老師的指導認真體驗皮畫制作;在浙江德清縣莫干山鎮高峰村的51Camp莫干山莫綠藝術營地,許多自駕前來露營的游客,三五成群,在一起談天說地、品味美食、看露天電影;在江西奉新縣一個村莊旁的溪流點,游客們結伴蹚水而行,逆流而上,援繩攀登,行走在風景里,體驗著溯溪的刺激和驚喜……

火熱的旅游消費離不開充足的旅游產品供給。年初以來,各地依托自身優勢資源,因地制宜打造了百花齊放的鄉村旅游產業。農事采摘、民俗體驗、休閑農莊、鄉村民宿、鄉村露營、親子牧場、溯溪等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形成許多鄉村旅游特色發展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的中國式鄉村發展之路。

講好故事、擦亮品牌,才能實現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新疆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加依村有300多年樂器制作歷史,被譽為“中國新疆民間手工樂器制作第一村”。樂器制作技藝帶火了旅游,加依村躋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現在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樂器相關工作。多年來,當地積極打造“天籟加依”鄉村旅游品牌,將一個古老傳統的村莊打造成集樂器制作、樂舞展示、民俗體驗、休閑度假于一體,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美麗村落和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景區。2022年,加依村旅游人數12.78萬人次,旅游收入618.75萬元。

這一年,鄉村旅游激活了消費活力,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各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進一步依托自然和文化資源,凝練生產生活方式,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鄉村旅游創新不斷、潛力無限,托起了百姓富裕富足的“金飯碗”,塑造了鄉村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形象。據統計,目前,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有1597個,成為人們鄉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今年推出了10條長江主題的國家級旅游線路、400多條“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以及“讀李白游神州”主題旅游線路、中國茶文化主題旅游線路等。許多地方迎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不少地方“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

農耕文化有序傳承弘揚,村民更有文化歸屬感

2023年9月,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北京懷柔板栗栽培系統等50項傳統農業系統入選。至此,我國已分七批認定了18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23年11月,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和浙江仙居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至此,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總數增至22項。

我國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在創新中發展,不斷挖掘多種功能、釋放多元價值,珍貴農業文化遺產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活力。

古橋古樹、古井老宅、古建筑……距今已有580多年歷史的江西篁嶺村,現存100多棟明清古建,古村如今已因“曬秋”習俗和“梯田花海”景觀聞名全國。如何切實保護好這些“百年文物”?當地在實踐中,摸索出不破壞古建、將傳統村落風貌的保存保護和活態非遺相結合的寶貴經驗。傳統村落所保存的歷史記憶和生活樣態,留住的是鄉韻鄉愁,傳遞的是歷史文脈里的深沉意蘊。2023年,我國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人們更加注重讓傳統村落在保護中得到更多的利用,在利用中獲得更好的保護。

越來越多“青春身影”的加入和“科技力量”的加持,為非遺保護傳承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思維。目前,中國已有1557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在非遺保護和傳承方面,年輕人展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和驚人的創造力。他們在保護和傳承非遺技藝的過程中,也增強了文化自信和鄉土文化歸屬感。

農業文化遺產、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農耕文明的精華,承載著多彩文化,維系著情感認同,寄托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價值和意義越來越被公眾所重視。保護傳承發展好優秀農耕文化,涵育我們的精神世界、滋養深厚的家國情懷,生活會更豐富更美好。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