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同心筑夢·港澳臺僑委員履職故事
留下奮斗足跡 傳播中國聲音
陳馮富珍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干事
在政協這個大家庭,我是一名“新兵”。回顧5年的履職經歷,我深感政協委員的身份不僅是一項政治榮譽,更是一份政治責任。
5年來,我充分發揮港區委員的“雙重積極作用”,既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也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盡職盡責。同時,我還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在推動公共衛生領域人才培養、推動中國衛生事業發展,提升我國公共衛生國際影響力等方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021年6月,陳馮富珍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上致辭。
講好中國公共衛生故事
十幾年世界衛生組織工作經歷,我親眼見證了中國在國內和國際社會醫療衛生領域付出的極大努力,見證了中國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的重要貢獻,也見證了中國從全球衛生合作的受益者逐步成長為積極的建設者和貢獻者這一偉大歷史進程。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圓滿完成后,我一直牢記肩上的使命,堅持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向海內外講好中國公共衛生故事。
我積極利用高端國際合作平臺,分享中國重大疫情防控經驗,支持和呼吁全球合作,與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開展深入合作 ;主辦或參加全球健康領域的高水平國際會議,擴大對話和交流,介紹中國健康事業的進展和規劃、公共衛生領域人才培養等進展,促進中國公共衛生教育的發展和質量提升 ;與國際公共衛生領域的頂級期刊《柳葉刀》《自然》雜志合作,傳播中國抗疫聲音,支持多邊主義 ;策劃高端系列訪談節目《健康之源》,面向全球發布,提升公眾對于全球健康的關注重視等。
2021年11月20日至21日,我作為大會主席主持首屆世界衛生健康論壇, 利用這次國際會議向世界推廣中國的“互聯網 + 醫療”經驗以及大數據如何助力政策制定和衛生體系績效評估,我還在開幕式、青年論壇等重要環節發言,向世界宣介公共衛生領域里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論壇受到全球范圍內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13所國內外知名高校、20多家國內外組織和機構的50多位全球知名專家學者,帶來了30多場高質量主旨報告,開展了多場富有建設性的對話研討,取得了多方面的積極成果。論壇多次受到國內十余家主流權威媒體平臺報道,傳播總量達數百萬。
2020年,陳馮富珍通過視頻連線參加“世界流感大會”并致辭。
助力祖國抗擊新冠疫情
病毒是人類的敵人。翻開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會發現,病毒與人類如影隨形,相生相伴。僅21世紀以來,人類就先后遭受2003年SARS、2009年H1N1流感、2012年MERS、2014年埃博拉病毒、2016年寨卡病毒的侵襲和2019年COVID-19。歷史一次次地提醒、告誡我們,人類命運與共,必須拋棄歧視和偏見,無條件團結起來,攜手合作是戰勝疫情的唯一選擇。但令人遺憾的是,新冠疫情被少數美西方國家當作了“政治工具”,國際社會錯過了合作應對疫情的機會,導致數千萬條無辜生命的消逝。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時,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一枝獨秀,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功。原因是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個果斷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生命權和健康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作為一個曾經長期在公共衛生國際組織工作過的中國人,我有責任、有義務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抗擊疫情所承受的巨大代價,付出的巨大犧牲。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多次通過各類國際會議活動發出呼吁,面對疫情,全球人民應“團結抗疫,共同行動”“開放包容,共同發展”“心懷天下,共謀未來”。面對美西方炒作的新冠病毒溯源問題,我堅決指出把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是對人類的不尊重,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是民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2022年初,香港暴發了第五波新冠疫情。疫情初始,香港重癥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市民生命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香港只要有求,祖國必定有應。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援港抗疫,內地專家和醫護人員來港指導抗疫和支援檢測工作,各類抗疫物資迅速運抵香港。由內地援建的多個社區隔離設施和方艙醫院,讓香港市民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隨著疫情緩解,香港社會對防疫政策出現了很多觀點和聲音。我立即指出,唯有堅持“動態清零”而非 “與病毒共存”的抗疫策略,唯有堅持優先“與內地通關”,唯有堅持與祖國同發展共進步的道路,才能幫助香港盡早走出疫情,重新走上發展之路。這次新冠疫情給香港上了一課,讓香港各界充分認識到,每當香港面臨苦難時刻,是中央政府和十四億中國人民向香港伸出援手,拯救香港于苦難之中。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中央政府和十四億中國人民始終是香港最堅實的靠山。
2018年4月,陳馮富珍走進校園。
培養專業領域青年一代
作為清華大學衛健學院創始院長,我高度重視全球大學作為知識傳播和交流的重要平臺,帶領衛健學院與世界頂尖公共衛生學院開展深入合作,特別是在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和科研合作等方面。過去兩年,我很努力與美國、瑞士、新加坡、泰國、智利、墨西哥及非洲多國的公共衛生學院構建合作平臺,著力提升中國公共衛生與健康學科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我支持健康中國建設,推動部校合作,校企、校地合作,注重加強中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質量。在我的積極推動下,多項合作得以達成 :2021年3月, 清華大學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簽署《清華大學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戰略合作備忘錄》,在智庫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2021年3月25日,清華大學衛健學院與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開展消除病毒性肝炎方面的合作 ;2021年4月6日,清華大學衛健學院與農工黨中央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智力資源集成共享、重點課題合作、學術研討合作等方 面開展合作 ;2021年5月,我帶隊前往深圳騰訊健康醫療事業部訪問和調研, 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開展緊密合作,從理論、技術、政策等多維度展開創新性研究……
我注重培養青年人。我專門面向清華附中高二學生、清華大學求真書院學生做了兩場主題為“可持續發展與公共衛生”的英文專題講座,以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及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切入點,向同學們講解了“發展”的重要性,并就“青年人的責任與未來發展”對青年學子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殷切的期望。
我想,這些舉措彰顯了身為政協委員的擔當 :5年來,我堅持履行委員義務、遵守委員紀律,加強政治學習、強化責任擔當,帶頭團結群眾、發揮橋梁作用,發揮專業優勢、培養青年一代。
放眼未來,政協雙向發力職能顯得尤為重要,人民政協在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發揮大團結大聯合的作用上不可或缺。每一位港澳政協委員都必須發揚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擔當精神,全面落實“一國兩制”及“愛國者治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政協委員奮斗的足跡。
本文選自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編著的《同心筑夢——港澳臺僑委員履職故事》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