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新水土保持法實施三年,治理水土流失15.8萬平方公里
山坡有“被子” 農民有票子
長汀變了,從昔日的山光水濁,到如今的山清水秀,一片片綠色生態園,讓荒山重現生機。這一切,源于多年堅持不懈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在全國,新《水土保持法》實施三年來,7.3萬個生產建設項目實施了水土保持方案,開展監督執法檢查5萬余次,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截 至目前,全國累計實施封育保護面積達75萬平方公里,其中47萬平方公里得到生態修復。近1.5億群眾直接受益,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項目區 “山變綠,水變清,人變富”的目標逐步變為現實。
全國年均減少土壤侵蝕15億噸
東北黑土層變薄,西南石漠化嚴重,耕地退化、毀壞,河湖淤積……水土流失成為生態環境最突出問題之一,嚴重威脅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防洪安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聯合科學考察研究顯示,全國土壤侵蝕面積達到35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7.2%。
解決這一生態問題的出路在哪兒?“抓水土保持就抓住了生態問題的牛鼻子,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戰略選擇。”中科院院士孫鴻烈認為。
新水保法的頒布實施,推進水土保持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更加注重遵循自然規律,充分發揮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統籌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山水田林路”多種措施形成生態建設合力。
“苦瘠甲天下”的甘肅定西曾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通過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整治,貧瘠的山坡變成高產田,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
江西興國“宜時宜地”治理:在輕度流失區以封禁自然修復為主,中度流失區以人工補植為主,強度以上流失區防治并重、溝坡兼治,昔日的“江南沙漠”變成了 “江南綠洲”,許多溜沙崗已被苔蘚、地衣、蕨類等植物覆蓋,多年不見的鳥獸又在山上安了窩,全縣土壤流失總量由每年的1106萬噸下降為314.08萬 噸,保水效率超過18%。
許多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逐步發展起地方特色產業:四川會理的石榴、江西贛南的臍橙、內蒙古東勝的沙棘……還是那片地,還是那個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讓舊貌變新顏。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發揮綜合效益:全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8萬平方公里,建設基本農田360萬畝。工程與生物措施累計保水量600億立方米,植被覆蓋率提高11.46%,有效改善了生態與環境。全國年均減少土壤侵蝕15億噸,相當于黃河一年的輸沙量。
不能餓肚子搞生態,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260元
水土流失地區往往與貧困相伴。根據科考調查結論,全國76%的貧困縣和74%的貧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嚴重區。
“不能餓著肚子搞生態”,近年來,水土流失治理堅持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為根本落腳點,山坡要“被子”,農民要票子,力求干一片,成一片,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260元左右。
甘肅合水縣帶動3.6萬多農戶發展規模經營,培育出“蓓蕾”牌黃花菜、“板橋”白黃瓜等一批綠色品牌,“板橋”白黃瓜市場價比一般黃瓜每公斤高出0.4 元左右,項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六成以上都是來自農業支柱產業和水保產業開發。湖北省近3年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共使7.49萬畝坡耕地變梯 田,增加經濟收入2788萬元,17萬農民受益。
中央投入不斷加力,2013年中央財政用于水土保持的投入近80億元,比2011年翻 了兩番。各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引導和鼓勵企業和個人以投資、捐資、承包治理“四荒”等方式參與水土流失治理。湖北省積極利用外資,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由原來的1000平方公里提高到2000平方公里以上,重點治理縣由13個擴大到32個。山西民間投入日益多元,全省民營水土保持戶發展到28萬戶,其中 面積在500畝以上的大戶4300多戶,累計投入資金30多億元,治理“四荒”面積1200萬畝,成為山西生態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創新投入機制,水土保持初步形成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投入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格局,2010年以來,民營資本水土保持投入累計超過100億元。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