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相關頭條相關
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達標”的“異味水”誰來保證安全?
今年1月至今,各地被曝光的自來水異味事件達10余起,而其中6起事件相關部門的檢測結果是水質達標,不禁讓人對所謂“達標自來水”是否安全心存疑慮。
就在不久前,環保部發布了首個全國性的大規模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我國有1.1億居民與重點排污企業“做鄰居”,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
在自來水是否安全上,為何檢測標準和百姓感受呈現“兩重天”?飲用水安全關乎民生,“達標水”何時等同“安全水”?
自來水異味原因不明
3月上旬,網上曝出蘭州多地自來水出現刺鼻異味,市民反映強烈。蘭州市環保、疾控部門和供水企業隨后公布監測數據,聲稱自來水“符合安全飲用標準”,異味原因是黃河水少引起氨氮含量高。
2013年年底,杭州多個城區市民反映自來水有“塑料味”,在查明“元兇”為鄰叔丁基苯酚這一化學物質前,杭州相關部門均表示,除了嗅味一項指標異常外,其余指標均正常,杭州自來水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飲用。
在各地曝出的自來水異味事件中,只有個別地區查明污染源,更多地方在對水質取樣送檢后,得出異味水檢測達標和安全的結論,異味原因始終不明。然而,“達標”的結果并沒能消除老百姓的疑慮。杭州市民王萍萍一家至今還是用礦泉水作為家庭日常飲用水。“雖說異味來源找到了,10家涉事企業關停了,可到底還有沒有別的企業排污、自來水安全問題成了‘斷頭新聞’,怎能讓人放心?”
“異味水”怎能達標?
據了解,2012年7月1日起,中國強制執行最新飲用水標準。新標準與國際接軌,共有指標106項,與世界上最嚴的水質標準——歐盟水質標準基本持平。該標準將飲用水水質指標由原標準的35項增至106項,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既然執行了如此嚴格的標準,為什么達標水還是會出現異味?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曾表示,自來水出現了異味,按照常理,必然有其來源,但一來相關檢測結果屬正常,二則專業執法部門也無法找到這個源頭,這里面顯然存在無法解釋的矛盾。
對此,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徐青山認為,飲用水標準雖然嚴格,但導致異味有機物有幾十萬種,大部分還是人們未知、未命名的,因此會出現有了異味后很難判斷原因的情況。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王有樂表示,我國自來水的安全指標雖然有上百項,但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每一項指標都能監測到。異味的來源是非常復雜的,污染會造成異味,干凈的水放時間長了也會有異味。
“當出現明顯的異味后,需要重點針對異味進行詳細調查,把來源搞清楚。如果各項指標都達標了,仍然存在異味,那就考慮指標是否定得合適。”王有樂說。
一些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現“異味水”“達標”的怪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檢測部門往往重視源頭水和出廠水的監測,而對于輸送至老百姓家水龍頭的過程檢測較少,但實際上合格的自來水在管道輸送過程中很容易遭遇污染,但這種污染往往檢測不到或者根本不做檢測,因此就導致了居民水龍頭出來的水有“異味”但檢測報告稱水“達標”的現象。
編輯:付鵬
關鍵詞:異味 自來水 飲用水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