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中國央行總資產規模31.7萬億 繼續全球“最富”
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央行相繼推出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資產負債規模逐漸增大。自2011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下稱“人民銀行”)資產規模穩居全球央行首位,遠超歐美日等央行資產規模。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知,截至2013年年底,人民銀行總資產規模為317278.55億元人民幣,折合約5萬億美元;同期美聯儲資產約為4萬億美元,歐洲央行約為3.12萬億美元,日本央行則約為2.2萬億美元。與美歐日央行總資產以本國資產為主不同,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國外資產占到全部資產的85%,對外風險敞口相對較高。
“這是任何高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必然經歷的階段。”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種資產結構與中國經濟當前增長階段和人民幣匯改尚未完成有著密切關系。
魯政委還稱,隨著外匯占款增速放緩,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將自動縮表。國務院參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則認為,外匯占款增速放緩只會使得央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但不會導致央行縮表,人民銀行仍然可以通過對國內機構的債權增加繼續擴表。
人民銀行資產規模三連冠
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2011年底人民銀行以約4.5萬億美元資產規模在金融危機后首次奪得全球央行桂冠,之后更是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央行資產規模首位。截至2013年底,人民銀行資產規模總額約為5萬億美元,較2012年約4.67億美元的資產規模處于擴張狀態,但增速相比2012年前有所放緩。
而全球的關注焦點美聯儲,截至2013年底的資產規模約為4萬億美元,比2012年不足3萬億美元的“身家”增加了約1萬億美元,其增長主要緣于第三輪放量寬松下大量購買債券。
作為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兩家央行,兩者資產結構迥然不同。美聯儲近幾年的資產擴張主要緣于QE,也就是大量購買政府債券、住房抵押以及資產支持債券所致。
根據美聯儲日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13年底,美聯儲通過公開市場購入的資產規模高達3.8萬億美元,占到其資產規模的90%以上。
人民銀行則不同,其2013年末的資產負債表顯示,資產總額中的85%源于外匯資產,而對本國政府和機構的債權僅占其資產規模的12%左右。
兩巨頭緩步擴張
目前國際上并無央行資產規模標準一說。處于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央行,其資產規模占GDP比重也存在重大差異。
在危機之前,美聯儲的資產規模占GDP比重一般為6%,同期人民銀行資產占GDP比重約為60%;危機之后,美聯儲的比重大幅上升,2013年末美聯儲資產占GDP比重為24%,同期人民銀行資產總額占GDP的比重為55%。
進入2014年,伴隨著QE的逐漸退出,美聯儲開始縮表,其同時明確將會對目前已經在公開市場上購買的債券持有到期;而高盛的預測認為,美聯儲資產回歸GDP 6%的常規狀態至少需要10年時間。
至于人民銀行的資產規模是否將進一步擴張,目前市場的預測存在不同的看法,但異中求同之處在于,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速度應該會放緩。
魯政委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長周期的角度而言,隨著美國經濟進入上行周期,美元進一步走強,中國將告別外匯儲備高速增長的時代,由此驅動的央行資產負債表可能進入“月滿轉虧”階段,甚至進入“自動縮表”階段。
但夏斌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稱,盡管近幾年來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是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并不能表明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在外匯占款流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擴表幅度會下降,它可以通過擴大信貸來繼續擴張。
“我認為整體而言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還是會延續上行的態勢。”夏斌表示。
在另外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人民銀行主動調整其資產負債表的一個重要信號在于經濟發展階段及其匹配的貨幣政策。當前,中國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前一輪全球化和人口紅利逐漸釋放,與此相對應的貨幣擴張和人民銀行資產擴張或將有所收斂。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重點金融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微博)認為:“隨著勞動力轉移的過程放緩、人口紅利窗口的關閉,包括制度性紅利的衰竭,都預示著中國未來5~10年會進入經濟潛在增速的下移過程,使得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壓力大幅減輕,匯率可能會并軌,外匯以及跨境資本的流入力度甚至方向都會發生很大變化。這決定了央行過去貨幣快速累積、規模擴張的過程肯定是不可持續的。貨幣化的過程基本上已到尾聲,未來5~10年內,貨幣增速可能會下降一半,只有個位數的增長。”
編輯:羅韋
關鍵詞:資產 規模 人民銀行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