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北京部分醫院“強賣”待產包 自備待產包拒入產房
記者從北京市多家醫院購買待產包,所含用品、價格差異較大。其中大部分均為醫院強制出售給產婦。
西紅門鎮一處院內,掛著待產包生產廠家的牌子。院內留守人員否認生產待產包。
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北京10家設有產科的醫院,其中9家醫院均明確表示,產婦必須購買由醫院提供的“待產包”,拒絕產婦自帶新生兒衣物進產房。“為保證產房的無菌環境”是多家醫院強推待產包的原因。
但一些入院待產的產婦卻對此并不認同,除了認為150元到700元的價格偏高外,包里很多用不著的物品也讓他們覺得“白花錢”。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大部分醫院購進待產包不從醫院走賬,有些醫院和采購方還被指以虛開票據的方式,獲取提成。而部分醫院提供的待產包廠商,其廠址留守人員卻否認生產。而對于待產包的監管,目前也屬于“真空地帶”。
在北京婦產醫院生了兩胎的吳女士,每次都要在購買醫院的待產包時花一筆錢。
2012年6月,初當媽媽的吳女士住進北京婦產醫院待產,準備的衣服和用品,均被拒絕帶入產房。“我把寶寶服用開水煮了都不行”,吳女士說,護士告訴她待產用品得經過消毒,最后只得在醫院購買了待產包。
去年,吳女士在北京婦產醫院生二胎,辦入院手續時,仍被告知要去購買待產包。待產包的“內容”和一年前一樣,包括2套嬰兒服裝、裹單和大人護墊等用品,總共花費292元。
“我拿上次包里沒穿過的小衣服都不行,只要住院就得重新買一套。”吳女士感到疑惑。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醫院 待產包 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