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愛是世上最美麗的聲音
——記濟寧市政協(xié)委員、市聾兒康復中心主任劉惠
作為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qū)政協(xié)委員、濟寧市政協(xié)委員,劉惠同時也是濟寧市殘聯(lián)聾兒康復中心的主任,她沒有照顧好自己7歲的孩子,卻幾乎把全部精力用來幫助聾兒康復。她遇到了種種艱辛,卻一直沒有放棄,支撐她夢想的,是政協(xié)委員的一份擔當和責任,是聾啞兒孫可瑩小朋友叫出的第一聲“媽媽”,是多少聾兒家庭對她寄予的厚望。
劉惠出生于濟寧市任城區(qū)唐口鎮(zhèn)劉集村一個貧困家庭。貧苦的家庭環(huán)境沒有讓她氣餒,反而讓她記住了媽媽講的一句話,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高考時,她的大學志愿毅然填報了泰山醫(yī)學院聾兒語訓專業(yè)。
2004年大學畢業(yè)前夕,她在山東省聾兒康復中心實習。有一天下班后,一位老奶奶手牽不滿5歲的孫女攔住了她,“俺小孫女是個聾啞娃,剛賣了房子花20多萬給她買了電子耳蝸,您給俺小孫女補補課吧,我求求你了。”自此,劉惠把休息時間幾乎全部用在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身上,一年實習期滿后,小女孩已經會說話唱歌了。這件事讓她刻骨銘心。2005年大學畢業(yè)時,她可以選擇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但她一想起那位老奶奶和她的孫女曾經無助的目光,她決心回老家創(chuàng)辦一個聾兒康復中心,要讓生活在無聲世界的農村孩子也能開口說話。
劉惠費盡艱辛籌集了資金,回到老家鎮(zhèn)上辦起了惠澤聾兒康復中心。創(chuàng)辦聾兒康復中心的艱難遠遠超出了想象,牌子是掛起來了,在一個月內沒有一個家庭愿意送孩子來上課。沒辦法,劉惠跑到周邊幾個縣的農村去招生。在附近李莊村,有一個3歲的小姑娘叫李天夢,劉惠去了三趟,但人家聽說中心還沒有學生,且要花3萬元左右買助聽器,就退卻了。劉惠第四次去,人家躲著不見了,當時這家人正在收水稻,劉惠一句話沒講,忍著眼淚幫著人家干農活。最后,孩子家里終于同意參加訓練。一個月后,孩子會開口叫媽媽了,劉惠趕緊讓孩子的母親過來,那一刻,兩個女人悲喜交加,抱頭痛哭。
經過不懈努力,一個個孩子都開始說話了,第一聲就是叫劉惠“媽媽”。“媽媽”,這聲音不亞于新生兒呱呱墜地的哭聲,無疑是世界上最動聽、最能打動人心弦的聲音。那些日子,劉惠流著高興的淚水,與孩子們分享幸福與喜悅。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心辦學規(guī)模接近60人,劉惠被大家稱為“聾兒媽媽”、“愛心天使”。
2008年,劉惠遇到了最艱難的時候。由于中心并非以營利為目的,許多農村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是年底賣了糧食之后才補交的。中心缺錢少人,劉惠身心疲憊,家里人也經常敲起退堂鼓。一個星期天的晚上,劉惠值班,有個叫劉愛民的孩子發(fā)燒,照顧了半夜,累得趴在孩子床邊睡著了。早上媽媽和姐姐來敲門,半天沒人答應,急得她們砸開了玻璃爬進來,看到劉惠蓬頭垢面,以為她出了什么大事了。媽媽氣得讓她把中心關了,劉惠自己也感覺難以支撐。無奈之下,她把家長們叫來,準備把中心關門。聽到這個消息,滿屋子的家長都哭了,有的家長給劉惠跪下……看見這一幕,劉惠決定咬牙堅持下去。
在對聾兒全身心付出的同時,劉惠感覺到特別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在她懷孕期間,由于過度勞累,曾三次被120急救。女兒四個月就斷了奶,讓奶奶喂養(yǎng)。一天,女兒碰翻暖瓶燙傷了腳,奶奶沒經驗,把孩子的襪子一脫,腳背上連皮帶肉被撕了下來。做完植皮出院沒多久,孩子又不小心把鐵棍插進了電源中,整個手背被電黑,醫(yī)生嚴厲地責問劉惠,“這個孩子你們是不是不打算要了?”那一刻,劉惠的心在流血。但就算如此,她還是沒有時間照顧女兒,她有更多的孩子要照顧。
2009年,劉惠迎來了曙光。當年濟寧市政府啟動了“0-6歲貧困殘疾兒童免費康復訓練工程”,成立了“濟寧市殘聯(lián)聾兒康復中心”。同年10月,劉惠被聘為濟寧市殘聯(lián)聾兒康復中心主任。中心承擔著全市0-6歲貧困聾兒的康復訓練和技術指導、國家彩票公益金聾兒救助項目、國家貧困兒童(助聽器)搶救性康復項目等訓練任務。在缺場地、缺教師、缺經費的情況下,她又開始了新的征程,擔負起全市聾兒語訓的重任。
聾兒康復中心自成立以來,各方面條件得到改善,收訓兒童入普幼、普小率達到80%以上。劉惠他們有了教室和培訓場所,購置了精密的治療儀器設備,為受訓聾兒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目前,中心已為81名聾兒申請到免費提供的價值近200萬元的助聽設備和180余萬元的貧困聾兒家庭康復救助金。2012年,中心順利通過了國家和山東省兩級達標驗收,成為國家助聽器和人工耳蝸術后訓練康復定點機構。僅2013年,國家就給中心安排助聽器項目15人,每名聾兒救助兩臺助聽器,每臺1.8萬元;人工耳蝸項目25人,每臺18.9萬元;并且每個項目的孩子補助一年的康復訓練費用。
0-3歲,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期,3-6歲是語言發(fā)展期,如果錯過了這兩個時間段,將對孩子造成終生的遺憾。經過大量努力后,目前有126名聾兒在劉惠這里接受免費康復訓練,但濟寧每年有入檔聾兒300人,0-6歲的聾兒有2400人,那么,剩下的聾兒在哪里?劉惠每次參加政協(xié)會議,她都要呼吁,希望爸爸媽媽優(yōu)生優(yōu)育,希望醫(yī)院做好先天性聽力篩查,希望大家重視對聾兒的治療,越早越好,希望大家都宣傳,每個聾兒都是有可能成為正常人的。”
如今,劉惠依舊沒有時間去考慮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她正在為建立一個融合教育中心傷腦筋。在國際上,融合教育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做法,讓康復后的聾兒與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課,每個班收1-2個聾兒,這對他們的康復和成長均非常有利。劉惠想辦一個這樣的中心,讓更多的聾兒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今年,劉惠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惠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更多的聾兒從中心康復,進入普通的學校,與其他孩子在藍色天空下自由奔跑,只要想到這一點,劉惠心里就暖暖的。她和她的同事渴望更多的人來關心聾兒,讓更多的聾兒得到及時的康復,這,正是她作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對職責的理解。
編輯:羅韋
關鍵詞:劉惠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