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政協協商
做好糧食安全大文章 河南省政協調研農村土地流轉
做好糧食安全大文章
———河南省政協開展“農村土地流轉”調研小記
“中原熟,天下足。”確保糧食安全,河南責任在肩。5月13日至16日,河南省政協組織專題調研組,為做好糧食安全大文章前往商丘、濮陽就土地流轉情況進行實地調研。
厚重的現實之思——“藏糧于地”
5月13日、14日,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商丘市虞城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等處,實地察看商丘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現狀、做法,對其“小塊并大塊、多塊變一塊”的創新之舉給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商丘市“互換并地”面積達869萬畝,有127個鄉(鎮)4057個行政村實現了“互換并地”,參與土地流轉互換農戶有165.4萬戶。
“農村土地流轉已成為推動傳統農業向新型現代農業過渡的重要一環。”委員們表示,在農業大省河南,分散耕種的土地正在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加速集中,以實行專業化、精準化、適度規模化經營,為未來繼續保持高水平糧食生產拓寬道路。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大批農村青壯勞力進城務工,不少田地撂荒。如何有效盤活存量閑置土地,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方式也更具現實意義。而濮陽市以轉包和出租為主的土地流轉形式,也讓調研組眼前一亮。據了解,濮陽轉包的土地有35.5萬畝,占流轉土地的41.7%,出租的有30.2萬畝,占35.5%。
長遠的戰略之舉———“科技增糧”
在走訪商丘市睢陽區垚淼森金銀花種植專業合作社時,調研組了解到,自實行流轉承包土地以來,因為缺乏大型農業機械和專業的水利配套設施,合作社只能靠大量人力投入,精耕細作才能提高產量,無形中加大了生產成本,導致現在的農業生產有規模、有產量,卻無效益。
對這一制約合作社發展的瓶頸問題,省政協農業委主任化有勛認為,土地流轉后農業經營規模擴大,為引進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大型農機和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技術得以廣泛應用,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科技興農將是必然趨勢。
“從長期和戰略的角度看,確保我國的糧食產量,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斷推進農業的科技進步。”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李英杰說,面對農業生產發展的新形勢,只有掌握糧食安全的“科技命脈”,通過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真正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才能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紅線”,牢牢地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
與此相得益彰的是,《運用高新技術從農業生產源頭保障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穩步增長》、《完善我省小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保障中原經濟區糧食安全》等相關提案,均被省政協列為重點提案,并得到河南省農業廳、糧食局及科技廳等相關部門的認真答復。
暖心的調控之力——“政策春雨”
“土地流轉后出于比較效益、經濟效益的考慮,很大一部分經營主體會選擇種植經濟作物、高效作物,出現了非糧化趨勢。”座談會上,商丘、濮陽兩地所反映的政策欠缺問題引起了調研組的高度重視。究其原因,張淑杰委員表示,企業以高于農戶平均糧食種植所得的租金得到土地,就難以再進行糧食種植,多會選擇價高利大的蔬菜、藥材、苗木等高效作物。
彭顯文委員認為,今年河南小麥種植面積達8110萬畝,按照“百千萬”工程6000萬畝永久性糧田規劃,非糧化還有2000多萬畝發展空間。在此基礎上,如何對糧食和高效作物進行合理布局,以確保“不以犧牲糧食為代價”,是當前土地流轉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針對調研中反映的土地流轉相關管理機制、服務機制不健全,土地承包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調研組一致認為,要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信息溝通、政策咨詢、合同簽訂、價格評估等流轉服務,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條件建設。“加強對規模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對效益好、實力強、資信好的土地流轉經營主體給予一定的信貸授信額度,簡化貸款手續。”張淑杰委員補充道。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土地 流轉 糧食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