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同一首歌》演出費曾高達800萬 政府系最大金主
節儉令頒布兩年來,演出市場兩極分化嚴重。那些高度市場化的公司,因為從來靠無可靠,市場份額不降反升。
當年那些靠政府買單和大型企業或團體包場,演出邀約多得接都接不過來的公司,開始在愁怎樣保持演出量,怎樣保證員工的工資。這其中,不乏多個“中”字頭演出團體及大型交響樂團。他們身后,一批小演出公司轟然倒閉,老板們琢磨怎樣轉行。
演出市場,正在洗牌。
政策帶來行業寒冬
5月,已經開始感受到夏季炎熱的北京,演出商史麗在八號公館花舍咖啡廳內一邊品著咖啡,一邊向記者講述著國內最近演出生意的不景氣。
史麗大約40歲,以前曾經是中國大型音樂會《同一首歌》的工作人員,后來又給一位中國的歌劇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做經紀人,但是這些工作都沒有能給她帶來豐厚的收入。2007年,史麗自己開辦了一家小型演出公司,從2009年到2012年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內,史麗用掙到的錢買了一輛價格超過百萬的奔馳越野車和八號公館對面高檔小區中一幢150平米、均價4萬的住宅。
好運似乎總是不長久。“去年初開始生意就不好了,實話告訴你,我在2011、2012年一年有大小超過十場的演出,到去年竟然一場演出沒有,一直到現在。”史麗說,“我已經把公司關了,雇的三個人也遣散了,現在準備把自己的住宅租出去,每月大約能租1萬5,然后自己租便宜的房子住”。
就在上個月,為了預測一下自己的財運,史麗找了“風水大師”,對方告訴她,生意不好除了政策,也有她住的房子太大的原因,“鎮不住。”
史麗開辦的這家小型演出公司的倒閉并不是偶然現象。中國整個演出市場都在面臨寒冬。
他們將寒冬歸咎于政策。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開,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內容之一就是要厲行勤儉節約。
去年2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于節儉安全辦節目的通知》,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求各級電臺、電視臺節儉安全辦好節日廣播電視節目,包括春晚在內的節日廣播電視節目要削減不必要的項目,壓縮不必要的開支,把節約的資金用于提高節目水平、資助公益事業。
去年8月,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審計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發出《關于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提出不得使用財政資金舉辦營業性文藝晚會,不得使用財政資金高價請演藝人員,更不得使用國有企業資金高價捧“明星”。
這個通知被業內稱為“節儉令”。
去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新修訂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其中第十六條指出:接待單位不得組織到營業性娛樂、健身場所活動,不得安排專場文藝演出。
政策的改變讓中國的演出市場頓時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體質弱扛不住的小演出公司難以避免地開始出現被“凍死”的現象。節儉令雖未針對明星的出場費,但業內人士都認可的一個事實是,大多數明星的出場費盡管下跌了15%以上,仍然演出邀約急劇下降。
今年4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3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稱去年我國演出市場總經濟規模為463.00億元,與2012年相比下降9.0%。
北京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調查結果是,去年中國商業演出市場票房規模達到88.26億元,同比下降5.7%。政府購買演出、企業贊助包場和旅行社團購這三方面資金正不斷被削減。
“很難統計倒閉企業的數量,起碼已有上萬家企業倒閉或者停業。”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告訴京華時報記者,晚會等演出行業極為分散,大到一些城市舉辦的大型晚會,小到一些鄉鎮舉辦的微型演出,都會有不同的公司承辦,此前這個行業起碼有一半以上的市場是由政府包括國有企業埋單。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市場預計有數十萬家演出公司,在中央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影響下,行業受沖擊非常大。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同一首歌演出費政府買單 同一首歌 節儉令 演出 市場 政府 史麗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