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聚·焦點聚·焦點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將有30條經驗可復制推廣
改革從來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創新也難以一帆風順。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貿區掛牌已滿9個月。改革試驗田里種出了什么?哪些措施是可復制可推廣的?這種可復制性,對于上海、周邊地區以及全國各地而言又意味著什么?“溢出效應”之外是否會有“虹吸效應”?申報熱潮背后需要警惕哪些風險?本報今日將對此進行盤點和剖析。
加快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的措施出臺、推出高效便捷的監管事項、著力打造規范的法制環境……上海自貿區正在立足國家戰略、圍繞制度創新,推出一批改革創新舉措。
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在這片位于長江口的28平方公里土地上,新設企業戶數呈現爆發式增長,充分顯示了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蓬勃生機。目前這一制度已開始在全國推廣。預計到2014年第四季度,上海自貿區將形成約30條成功經驗向全國復制和推廣。
實繳制變為認繳制“可復制”大幕開啟
2014年3月1日,工商部門在上海為10余家企業頒發新版營業執照,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全國正式推開。從實繳制到認繳制,一字之變的背后是政府簡政放權、寬進嚴管的思路轉變,也是上海自貿區首個向全國推廣的成功經驗。
2014年2月18日,國務院公布《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可以“零首付”。事實上,這一政策于2013年9月29日起,已經在上海自貿區試行。
截至2014年3月1日,上海自貿區內新設企業6610戶,并未出現注冊資本虛高或虛低現象。其中9成以上新設企業為內資企業,體現了試點措施對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激發社會投資熱情,鼓勵創業,特別是對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一位剛剛畢業兩年的博士在拿到新注冊公司的名稱核準書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他提交申請后的第二天,名稱就已經核準通過了。他表示,畢業兩年積蓄不多,注冊資本他選擇了100萬元而且不用實繳,這給了創業者極大的支持。
數據顯示,工商登記制度在全國推廣后的首月,上海新設市場主體21906戶,同比增加37.07%;各類市場 主 體 變 更 登 記 申 請 量 達26679件 ,環 比 增 加53.17%;新設企業注冊資本總額943.84億元,同比增長345.44%。
寬進的同時,嚴管也在跟進。上海工商部門介紹,目前擴大了信息公開的領域和范圍,建立及時向社會公眾披露企業未在規定期限內年報、住所已無法聯系等狀態的信息庫。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系統查詢企業的信用信息,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局面,引導市場主體誠信經營,公平競爭。
上海工商局局長陳學軍說,上海自貿區內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實踐,注重的是制度創新、管理創新,體現的是簡政放權的理念。這些制度和創新都可逐步被復制和推廣,包括負面清單管理,以及運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信用監管等手段促進部門協同、主體自律、社會共治等。
此外,據海關總署透露,從今年8月開始,上海自貿區內的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將陸續在長江經濟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全國海關范圍內復制推廣。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表示,到2014年第四季度,上海自貿區將形成約30條成功經驗向全國復制和推廣。
編輯:羅韋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 上海自貿區將形成約30條成功經驗向全國復制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