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云南魯甸震后不倒房屋屈指可數 倒塌房屋80%是土坯房
防震減災局:指導百姓建抗震房屋
哽咽、抽動、掩面落淚。聊起土房子和基層農村民宅防震工程,龍頭山鎮鎮長陳國勇哭了。地震讓這位中年男子失去了幾位同事,包括他的副鎮長。
依照云南省防震體系的構架,這位膚色黝黑的鎮長是整個體系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上傳下達,推廣、落實、監督防震工程的進展,都是他的職責。
“我們其實很苦惱。”他說,2009年自己上任以來,始終在推廣農村的抗震工程,總覺著上面的政策雖好,可落實到下面總有些接不上。
陳國勇說,根據云南省和昭通市相關政策,每戶改造房屋的村民可以獲得5000元或1萬元的補助,但這筆錢的使用中其實有困境。
據其介紹,他上任至今,鎮政府下發到村民手中的抗震改造資金每年大約幾百萬元,每戶村民新建房屋,如果按照政府要求加入抗震設施,可獲1萬元。但依照最好狀況,每年能有幾百戶村民得到政府資助,而在龍頭山鎮,等待加固房屋的卻有一萬兩千多戶。
接下來還是錢的問題。上面的補助款發了,可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村民們卻拿不出錢建房。
陳國勇稱,當地百姓防震意識差,為保證專款專用,鎮政府會按照規定將1萬元資助款分四次交給村民,“地基打了給3000,構造柱打了給3000,墻建好了再給3000,等房子基本完工,再把剩余的1000元付清。”
“不是跟你說假話,我們這里的老百姓真的非常窮,上級政府劃撥的專項資金其實很有限,給要改造房子的村民每家1萬元,他還要弄10萬才能蓋得起堅固的房子。”
當地的一位干部說,這對村民來講幾乎就不可能。“建不起房子,就沒法拿補助,拿不到補助就更加建不起房子,這是個死循環。”
在沒有遇到死亡之前,村民們也都習以為常了。
連日采訪中,新京報記者詢問超過10個村莊的上百名村民,雖然魯甸每年都有一兩次明顯的震感,但很多村民仍然不知道魯甸就在斷裂帶上,更沒想過怎么去抗震。
魯甸縣民政局局長馬真賢說,之前民政局就發了抗震小冊子,“數量是按照每戶一份印制的,但發放需要借助基層政府的力量,我不能保證每家都有。”
地震“頭七”,龍頭山鎮作為這次地震中死傷最集中的地點,成為云南省公祭儀式的所在地。公祭時,官員們低頭不語,受災的村民望著廢墟不停地抹眼淚。
公祭后,魯甸縣防震減災局局長周明忠說,要吸取此次地震的教訓,今后防震減災局會在區域內不同地區設置不同的地震烈度劃分,以指導老百姓建造足以抵御地震災害的房屋,“發生地震時,反應到每個山的烈度也可能不一樣,我們下一步要盡可能做區域細分。”
對于周明忠的說法,很多村民都說,太專業,聽不懂。他們只希望能在政府的幫助下,建起不倒的房子。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魯甸地震 土坯房 倒塌 抗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