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5年來近40地區試點官員財產公開 多數曇花一現
3監督舉報
申報難以核查
多零投訴舉報
“接到過多少起投訴和舉報?”對新京報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直接回應的試點只有銀川和淮安。
銀川市紀委王姓工作人員稱,據紀委統計,公示過程中接到電話投訴2次、信件投訴10次,“有漏報者紀委均責令干部核實”。
江蘇淮安市紀委稱,公示過程中接到過群眾舉報,“相關工作人員會進行信息核實”。
安徽廬江紀委則闡明了態度,“公示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經查實后不僅追究被公示人的責任,同時追究所在單位黨委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據當地媒體報道,從2011年啟動公示一直到2013年2月,廬江縣都未接到過舉報電話或者郵件。該縣組織部副部長胡邦開接受采訪時說,“有的人做的事情本身就見不得光,群眾也不一定能知道”,“我們做這個更多的是強調自律,讓官員能有自律意識。”
此前,不少媒體跟蹤報道江西黎川縣等試點,稱財產公開后“官場靜悄悄”,很少有人對真實性提出質疑。
黎川縣的公示渠道一直以公示欄為主。“目前沒有接到投訴舉報。”該縣黨風廉政辦公室徐主任對新京報記者說。
他坦言,核查公示信息有阻礙,“跟咱們是兩個系統,銀行不能隨便查官員的個人財產情況,所以調查核實難以掌控公示信息的真實性”。至于如何解決,“目前沒有新舉措,按上級領導的指示進行”。
銀川市紀委該名王姓工作人員強調,保證公示信息的準確性很重要,“由于是干部個人申報登記,公示結果沒人投訴、提出異議,就算通過,一定程度上難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銀川市紀委黨風辦任務較重,針對財產公示建議成立專門機構,建立完善信息監督系統,比如全國各大銀行實名聯網制,可查個人信息和財產狀況。”他說,下一步銀川市紀委將召開財產公示相關座談會,“集思廣益,征求各類意見和建議”。
■ 背景
財產公開期待自上而下破局
每年都有新的試點地區加入,每年都有老的試點終止,就這樣,官員財產公開走過了近6個年頭。
1994年
財產申報曾入立法規劃
雖然浙江慈溪早在2008年就啟動了廉情公示,但由于只在單位內部“曬”市管干部的個人財產,因此,各界都將2009年1月網曬55名縣(處)級官員資產的新疆阿勒泰市,視為我國官員財產公示試點的開端。
繼阿勒泰之后,湖南的瀏陽、湘鄉,四川江安縣,寧夏銀川也在2009年啟動官員財產公開。2010年至2012年這3年間,官員財產公開試點在浙江、江蘇、安徽等地迅速鋪開。截至目前,全國試點數量已接近40個。
從官員財產申報入手,國家層面對官員財產公示考慮得更早。早在1988年,國務院就嘗試擬定有關國家行政人員報告財產和收入的草案。1994年,全國人大將“財產申報法”列入立法規劃。2009年至2011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兩年三提官員財產公開。前兩次是與網友在線交流時,溫家寶表示“官員的財產收入公開工作正在積極準備中”。第三次是在達沃斯論壇上,溫家寶表示“‘從申報到公示’將是一個最重要的監督”。
2013年
試點新提任干部公開
地方試點一直停留在地市縣區層面,迄今未現省級試點。國家層面雖于2010年啟動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但一直沒有從“申報”轉向“公開”。
最近10年,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也再未提及“財產申報法”。直至2013年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正式提出“推行新提任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
對此,受訪專家普遍持樂觀態度。“經過多年試點,新提任干部財產公開的基礎已經成熟。”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郭文亮認為,把住新提任干部廉潔關,有利于整肅官場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認為,“新提任干部財產公開應自上而下推動,選擇更高層級的地區和單位試點,然后統一標準,全國一盤棋,最終過渡到官員財產公開”。
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 見習記者 張婷 凌晨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40地區試點官員財產公開 預防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