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政協65周年>首看點首看點
六十五年 大道之行
早在抗戰勝利前夕的中共七大上,毛澤東所作的報告就是《論聯合政府》,要求“立即宣布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協商民主精神首次公開出現在中共領導人的建國思想中。
1947年10月,毛澤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提出“打到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口號的同時,提出了“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解放戰爭勝利前夕,中共在1948年發布“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共產黨實行民主的真誠,還體現在代表名額的分配上。
第一屆政協由46個單位的662名政協代表組成。中共沒有一股獨大,而是與民革和民盟的代表一樣,都是16名正式代表和2名候補代表。
開國先賢之一、著名法學家錢端升說:“人民政協中有各民主黨派的代表,有各解放區的代表,有解放軍的代表,有各人民團體的代表,有少數民族的代表,有愛國華僑的代表,有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代表。代表雖然沒有能經由正式選舉產生,而只是經由周詳公允的協商產生,但他們的代表性,不特在過去的中國所從未有過,亦為資本主義國家之所謂‘選民’代表所望塵莫及。”
選舉結果也是如此。
從當時中央人民政府最高領導層看,6名國家副主席中就有3人是黨外人士(宋慶齡、李濟深、張瀾)。在中央人民政府的56名委員中,有民主黨派27名,所占比例近50%。政務院4名副總理中,黨外人士2名(郭沫若、黃炎培),15名政務委員中,民主黨派9人,109名正副部委級領導中,民主黨派占了49名。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規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
從會議的主要成果看,許多都是采納了民主黨派的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是民主人士張奚若先生提出的。
——國徽是以民盟成員、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為首的國徽設計小組設計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實際上集政協會議和人大會議的功能于一體,發揮了制憲會議的作用,通過了集中各界人士建國共識的《共同綱領》,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多元利益關系確立了一個共享的政治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建國過程中,選舉民主始終是和協商民主融合在一起的。
周恩來說:“新民主主義議事特點之一就是會前經過多方協商于反復討論,使大家都對問題有了認識,再拿到會場上去討論決定,達到共同的協議。”
決策之前先協商,協商之前先知情。如果不是心悅誠服,這些在舊中國舊政協下、面對國民黨的手槍都要堅持自己信念的讀書人、社會賢達如何肯簽下自己高貴的大名,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呢?
此次會議堪稱運用政治協商形式建設民主國家的成功實踐。
編輯:付鵬
關鍵詞:人民政協 政協 民主 中國協商民主 民主人士 統一戰線 協商民主 6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