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政協委員:農民工不成為歷史,還叫什么現代化
原標題:遲福林:人口城鎮化將釋放巨大消費潛力
權威專家指點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
近日,以“深化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為主題的“發展中國論壇2014年年會”在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原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等權威專家就新型城鎮化重點和難點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遲福林:人口城鎮化將釋放巨大內需潛力
遲福林說,中國的發展優勢已經從原來傳統的投資出口拉動型轉向內需拉動型、消費驅動型的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內需成為中國未來5-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他舉例說,到2020年中國居民消費總規模有可能從目前不到25萬億元提高到50萬億元左右,投資需求達到50萬億元。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有將近百萬億元的內需,這是人口城鎮化所引發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我的建議是推進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轉型,以人口城鎮化為主要載體、以政策和體制創新為重點,有效釋放城鎮化的內需潛力,爭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口城鎮化的新格局,人口城鎮化率至少達到50%左右。”遲福林說。
為什么這么強調人口城鎮化?人口城鎮化的轉型與改革將帶來什么?
遲福林認為,第一,以人口城鎮化拉動13億人口的消費需求。因為人口城鎮化不僅使農民工有序進入城市,而且在人口城鎮化過程中使進入城鎮的人口或者在農村生活的居民一部分能夠進入到中產階層,“2020年,中國中產階級大概規模達到6個億,這對于拉動內需、擴大消費是最重要的條件。”
第二,在這種背景下人口城鎮化推進投資轉型。一個地方教育搞得很好,人口城鎮化從人的需求出發,毫無疑問將對城市需求結構,尤其是由需求結構帶來投資結構的轉型是最基礎的,當前的投資結構遠不適應人口城鎮化轉型的需求。
第三,人口城鎮化促進服務業發展。我國的城鎮化基于工業化,現在進入工業化的中后期,城鎮化應該是基于服務業或者是基于人消費需求的城鎮化,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有好的消費關系、發展環境,需要教育、醫療、市場、貿易。從人口城鎮化最基本需求來看,毫無疑問是對服務業發展的需求。
“為什么中小城鎮留不下人,為什么歐盟的中小城鎮就能夠適應人的居住和生活?很大程度上我們注重了工業化、工業主導拉動的城鎮化,而忽略了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對服務業發展的需求。”
第四,人口城鎮化重在農民工市民化。“前兩年有人問我,農民工能成為歷史嗎?我說農民工不成為歷史,我們還叫什么現代化?”,遲福林認為,中國還保留農民工就不是純粹的人口城鎮化。不僅影響了這一代,還影響了下一代,農民工子女表面是教育問題,實際是社會的鴻溝。到了2020年農民工成為歷史應該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
第五,創造條件讓傳統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退出歷史舞臺之后最大的問題就是創新流動管理制度。在城里工作,但是身份仍然是農民工,這種制度的歧視需要結束,而今后應該是哪個城里適合我就在哪里,不適合就到另外一個城市去,形成了一部分流動人口。農民工成為歷史以后,流動人口的管理是城市管理最大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下需要研究創新流動人口的管理。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城鎮 人口 城市 內需 潛力